噼里啪啦……”
鐵林谷響起熱鬧的鞭炮聲。
這已經是入冬以來,不知道第幾場熱鬧了。
先是林將軍凱旋歸來,得了鎮北王十幾輛大車的厚賞。
里面不僅裝滿了絹帛金銀,更有一方“忠勇可嘉”的鎏金匾額,已經掛在了議事廳里。
接著就是秦硯秋過門的大喜日子。
迎親那天,新娘子穿著石榴紅的嫁衣,八抬纏枝轎給抬進了鐵林谷。
青州同知秦大人就這么一個女兒,光是準備的嫁妝就從谷口排到了校場。
谷里的婆娘們看著,眼圈都紅了。
誰能想到,當初在柳樹村手忙腳亂救治傷員的秦姑娘,如今不僅是人人愛戴的秦醫官,還成了鐵林谷的二夫人。
沒等喜宴結束,柳樹村里長又帶著全村人,捧著寫滿名字的紅帖找到林川。
“將軍家的根在咱們柳樹村……”
里長拄著棗木拐杖,帶著眾人跪在他面前。
“該修座宗祠,把家譜重新續上,讓列祖列宗都看看,林家出了個好兒郎!”
林川沒推辭,只說修宗祠的錢他出,參與的村民都有工錢。
不過家譜得讓村里的老先生慢慢理,畢竟好些祖輩的名字都斷了線。
他本是穿越來的異鄉人,對宗祠家譜這類事談不上多深的執念。
可留在村里的老母親卻日日對著祖宗牌位燒香磕頭,哽咽念叨“林家出頭了”。
日子踩著冬雪,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往前挪。
等到冬至那日,軍營區的第一座土樓終于落成。
土樓周圍,成片的木屋、土房也依次立了起來,屋頂的茅草厚實無比,煤爐煙囪里冒出的白煙,給寒冷的冬日平添了幾分暖意。
“分房了!分房了!”
幾個輔兵滿山滿谷地敲鑼吆喝。
鐵林谷新出的政策早就傳遍了:谷里的戰兵、輔兵,都能用低于市價三成的價錢買屋;戰兵憑戰功還能再打折,有的甚至能得到免費分房的待遇。
至于鐵林谷的流民們,新推出的工分換房制度,讓所有人都雀躍不已。
只要工分能攢夠,就能分到兩進的土房,據說年底還能額外分糧。
這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情。
林川站在城門樓上,望著雪地里忙碌歡呼的人們。
誰能想到呢……
就在大半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荒蕪。
如今土樓拔地而起,屋舍連綿成片,坊市熱鬧繁華……
風卷著雪沫子掠過,帶來遠處工地的夯歌聲。
不管在哪個時代,華夏子民對土地和家的眷戀,都像埋在骨子里的種子。
只要給點陽光雨露,就會拼命扎根,長出一片遮風擋雨的天地。
……
回到議事廳,剛烤了會兒暖爐。
胡大勇就連滾帶爬地跑上來。
“大人,快快快!朝廷來人了……”
“什么?”林川愣了一下,“朝廷?哪個朝廷?”
這話差點把胡大勇給噎住,他咽了咽口水,直愣愣地呆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