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為首者身著深青色圓領袍,袍角繡著暗紋云鶴,正是光祿寺丞周瑾。
身后那人穿著淺青色公服,是負責核驗貢物的光祿寺監丞李默。
周瑾走上前,拱手為禮:“秦大人,久候了。本官與李監丞此次前來,是為歲貢女真的將軍醉而來,叨擾了。”
秦同知連忙拱手回禮:“兩位大人遠道而來,辛苦了!下官已在城外酒坊備下薄酒小菜,也備好了新釀的將軍醉,不如先去坊中歇息片刻,再議正事?”
“如此甚好。”周瑾點點頭。
一行人順著官道往酒坊走去。
不過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那座改造后的酒莊。
只見四周圍墻高聳,皆用青磚砌成。
正門上方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青州釀坊”四個大字。
剛推開大門,一股醇厚的酒香便撲面而來。
院內鋪著平整的青石板,兩側整齊排列著數十個一人多高的酒缸。
缸口蓋著厚重的木蓋,上面貼著紅色的封條。
遠處的作坊里,隱約傳來工匠們的吆喝聲。
李默目光掃過院中景象,由衷贊嘆:“不愧是能被女真定為王室貴族特供的佳釀,單看這酒坊的規制,便知非同尋常。缸體排列規整,作坊煙火不絕,可見是用心經營的。”
秦同知聞,笑著解釋:“大人說笑了。這酒坊原是座舊酒莊,鐵林谷的林谷主去年盤下來改造的,據說特意請了江南的釀酒師傅指點,又用了地下深泉水,才釀出這將軍醉。如今青州城里的鄉紳大族,都以喝上一壇將軍醉為傲,只是這酒需經’三蒸三釀’,周期長,產量有限,尋常百姓想買都買不到呢。”
說話間,眾人已到了正廳。
廳內擺著一張寬大的紅木桌,桌上早已備好四碟小菜:醬牛肉、鹵花生、涼拌木耳、腌黃瓜,皆是下酒的佳品;旁邊還放著三只白瓷酒盞,盞壁薄如蟬翼,透著精致。
酒坊的總匠頭老鄭早已候在廳內,見官員們進來,連忙上前見禮。
隨后親手從旁邊的酒壇中舀出酒液,緩緩斟入盞中。
只見酒液澄澈透亮,倒入盞中時還帶著細微的酒花,久久不散。
未等入口,一股混合著糧食香與果木香的醇厚氣息便漫滿了廳堂,勾得人食指大動。
周瑾端起酒盞,先將盞身傾斜,仔細觀察酒液的色澤與澄清度,又湊近聞了聞香氣,隨后淺啜一口,閉目品了片刻,才緩緩睜開眼,對李默點頭:“入口醇厚,咽下后余味悠長,烈度也夠,確實是難得的佳釀。”
李默也依樣核驗。
先是用銀勺舀出酒液,滴在隨身攜帶的驗酒石上。
那石頭是光祿寺特制,若酒中摻水或有雜質,石頭便會變色,
此刻驗酒石依舊是瑩白色,顯然酒質純凈。
接著他取出一把木質的酒度尺,將其浸入酒盞中,待標尺穩定后一看,笑道:“酒度正好,符合女真要求的烈而不嗆,周大人,這品質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