頫=“我之前的猜測全錯了。”
林川沉聲說道。
眾人聽了一愣,面面相覷。
林川搖搖頭,在北境新建的羯衛大營處重重點了點。
“西梁王建羯衛大營,根本不是為了進攻,而是要與蒼狼部聯手,對鎮北軍形成鉗制之勢,以確保南路和東路的進攻沒有后顧之憂。”
他指著輿圖上的北境防線,對眾人解釋:“鎮北軍主力常年駐守北境,防備的就是韃子南下。如今西梁王在河西練羯衛大營,又與蒼狼部暗中結盟,蒼狼部從漠北出兵到七里灣,加上羯衛大營,鎮北軍就不敢妄動。”
眾人看著輿圖上那三條墨線交織成的包圍圈,臉色變了。
胡大勇問道:“那他在南邊突襲潞州、澤州,又是什么用意?按說鉗制了鎮北軍,他若想爭地盤,可以繼續往東打啊。”
“是為了夏糧。”
林川的目光移回輿圖,手指落在潞州、澤州周邊的平原地帶。
“五月底到六月,正是夏糧成熟的時節。潞州的平原、澤州的谷地,都是產糧大區。西梁王突襲兩州,不是為了地盤,而是為了搶占夏糧!斷鎮北軍的糧道!”
他頓了頓:“十萬羯族部眾,每日消耗的糧草是個天文數字。河西之地貧瘠,單靠當地產出根本養不起這么多兵。他若想維持與蒼狼部的盟約,又要支撐羯衛大營的開銷,必須要有穩定的糧源。潞、澤二州的夏糧,就是他的目標!占了兩州,不僅能拿到夏糧,還能切斷中原往北境的糧道,進一步困死鎮北軍,真是一箭雙雕!”
“這么說,西梁王根本沒想過速戰速決,他是要慢慢耗。先耗死鎮北軍,咱慢慢蠶食東平王的地盤,最后再憑著羯衛和蒼狼部的兵力,一步步吞并北方?”
“沒錯。”林川將密報卷起,重重拍在案上,“他這是在下一盤大棋,從收攏羯族部眾,到訓練羯衛大營,再到聯蒼狼部、搶夏糧,每一步都算得精準。此前我以為他只是叛亂奪權,卻沒料到他是要復興羯族,重建族群政權……這野心,比我想的要大得多!”
議事堂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窗外,夜風吹過樹梢,帶著幾分涼意,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那咱們接下來怎么辦?”胡大勇問道。
“打,必須要打!”
林川厲聲道,“西梁王占了潞、澤二州,若讓他在兩州站穩腳跟,第一件事就是切斷南北糧道!到時候,鎮北軍缺糧,中原也會鬧饑荒,處處死局!咱們現在不主動出擊,等他把羯衛大營的兵力調到兩州,咱們連打的機會都沒有!必須要主動出擊,絕不能讓他得逞!”
眾人也紛紛激動起來。
“可是大人……”
胡大勇猶豫道,“青州衛尚未形成戰力,咱們鐵林谷的本部兵馬不到兩千,就算加上西隴衛,也不過七千。而且……這主動出擊,是要跨州作戰,鎮北王那邊,會同意嗎?咱們沒他的軍令,擅自出兵,怕是……”
這話讓堂內的激動稍稍冷卻了下來。
眾人都清楚,鎮北王雖倚重林川,卻也忌憚他掌兵。
若沒軍令就貿然出擊,事后追責起來,誰也擔待不起。
“此戰……青州衛打不了,只能靠西隴衛……”
林川搖搖頭,“來不及稟報王爺了,一去一回就是四天,戰機稍縱即逝,越往后就會越被動,只要陳將軍同意,他自會決斷。傳令下去!”
眾人齊刷刷站起。
“第一,斥候即刻分兩路出發:一路去邊城大營,面見陳將軍,稟明突襲羯衛大營的計劃,打開南下缺口;另一路,去血狼部大營,告知阿茹公主,派兩萬大軍朝七里灣進發,在七里灣與羯衛大營中間佯動,牽制蒼狼部,勿讓其支援羯衛大營!”
“喏!”
“第二,鐵林谷本部兵馬,陌刀營、鐵騎營、盾衛營,協同西隴衛攻打羯衛大營!”
“喏!”
“第三,連弩營與火器營,沿西梁商道進發,提前占領羯衛大營兩側山頂制高點,策應西隴衛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