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州城鎮北王府。
鎮北王端坐在太師椅上。
堂下站著多名幕僚,皆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此刻卻分成兩派,神色緊繃。
“王爺,屬下還是覺得不妥。”
幕僚王顯上前一步,抱拳道,“林指揮使率青州衛圍剿西梁搶糧軍,保全夏糧,此功固然該賞。可自潞州、澤州戰后,王爺已為他奏請縣伯爵位,如今不過月余,若再為他請功,一來顯得王爺對他過于偏愛,恐讓其他將領心生不滿;二來……林指揮使年紀輕輕便手握青州衛五千兵馬,再賞下去,怕是……”
話未說完,另一側的幕僚張啟已忍不住反駁:“王兄此差矣!北疆諸衛中,青州衛雖新成立,可近來戰事最繁。南下清剿西梁賊寇,又攔截搶糧軍,將士們傷亡不小,林指揮使能穩住軍心、屢建戰功,本就該賞!再說,林指揮使在潞州、澤州戰后,當即把兩座城池的防務移交黑石衛與虎賁衛,連府庫鑰匙都沒多碰一下,這份不戀權柄的心思,難道還不足以打消顧慮?”
“張兄只看表面!”
幕僚李默向前半步,“防人之心不可無!他不貪潞州、澤州,或許是知道那兩處緊鄰西梁軍,是燙手山芋;他要在青州以西筑兩座要塞,說是防御,可誰知道是不是在經營自己的地盤?青州本就是他青州衛的轄地,再加上兩座要塞,日后若有異動,憑青州衛的戰力與要塞之險,誰能制衡?”
“你這分明是無中生有!”
張啟氣得臉色發紅,“西梁城剛陷,青州以西門戶大開,筑要塞是為了整個北疆的防務,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經營私產?若按你這邏輯,咱們這些人是不是都要被猜忌?那日后誰還敢為王爺做事?”
“我是為北疆安危著想!”
李默也動了氣,“林指揮使麾下將士個個悍勇,又吸納了西隴衛,這般實力,若真有異心怎么辦?王爺,以屬下之見,西隴衛那四千將士不能留……”
“西梁軍大軍壓境,你怎么說出這種話?”
“好了!”
眼見著堂下越來越吵,鎮北王終于開口。
他緩緩起身,走到議事堂中央的北疆輿圖前,目光落在青州城的位置。
幕僚們都垂首侍立,沒人再敢說話。
他們知道,王爺心思深沉,方才的爭執,不過都是引子。
鎮北王確實沒把幕僚們的爭執放在心上。
王顯的顧慮、李默的警惕,他都懂,甚至比他們看得更透。
林川的崛起速度太快了。
快到讓北疆舊部隱隱不安,快到讓他不得不重新評估這個年輕人的分量。
但他更清楚,眼下的北疆,離不得林川。
西梁王培育多年的羯族,如今虎視眈眈,蒼狼部又與西梁軍暗通款曲,朝廷那邊頻頻來人查探,實則對各地藩王都不放心。
他需要一個能打仗、能鎮住場子的將領,替代陳遠山和西隴衛。
林川就是最好的人選。
至于幕僚們擔心的“功高難制”,他心里自有算計。
林川現在的縣伯爵位,是朝廷對潞州、澤州戰功的嘉獎,也是他故意捧上去的。
林川和陳遠山不同。
陳遠山油鹽醬醋不進,干凈的要命,讓他難以控制。
可林川呢,貪財、好色、喜權勢。
他成親才多久,就又娶了青州同知的女兒,這足以證明,林川為了權勢,是有一些手段的。
這樣的人,才好掌控。
身為王爺,要想讓屬下賣力氣,就要舍得賞。
而把林川抬得越高,他的貪念就會越大,到時候,這小子究竟藏了什么心思,就更容易暴露出來。
不過區區五千人的兵權而已,能鬧騰出多大的水花?
林川要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享受的這一切究竟來自哪里。
若他真的不開眼,那也自有收拾他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