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那可是豹子頭,一桿槍挑遍梁山的主兒,我家這剛睜眼的小不點,還是先別跟豹子頭沾邊了,先求個平平安安長大再說。”
又琢磨著:“林武?太普通了,聽著就像個尋常武夫,沒什么嚼頭。”
他這輩子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夠了,不想孩子的名字還沾著一身硝煙氣。
“林文?”
剛出來又否了,“太文氣了!鐵林谷里外都是工坊、農田,總得知些實務,不能光抱著書本啃,真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將來怎么護著自己人?”
蕓娘見他皺著眉來回琢磨,忍不住笑起來:“別急,相公慢慢想。名字是要叫一輩子的,總得合心意才好。”
林川點點頭,目光不自覺飄到窗外。
遠處工坊的煙筒冒著裊裊青煙,佃戶扛著鋤頭往自家田埂走,連空氣里都飄著飯菜的香。
這是他一手締造的根基啊……
他剛要開口,又猛地頓住,自己一下子笑了起來。
“差點說順嘴叫’林基’吧,不行不行,聽著跟那啥似的,我家小子可不能叫這么接地氣的名兒!”
蕓娘被他逗得笑得不行,接過孩子的襁褓:“那你再想想,有沒有不那么硬、也不那么文,聽著又順耳的?”
林川盯著孩子眉眼瞧了好一會兒。
小家伙也不哭不鬧,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他。
他心頭一動:“叫林衍怎么樣?衍是繁衍、延續的意思,既盼著咱們林家能好好延續下去,也盼著他將來能把鐵林谷這份安穩日子接著過下去。”
蕓娘輕聲念了兩遍:“林衍……林衍……”又低頭看著懷里的孩子,柔聲道,“寶寶,這名字你喜歡嗎?”
話音剛落,孩子“咿呀”了一聲,像是在應和。
林川頓時樂了起來:“嘿,看來這小子還挺有眼光!就叫林衍了,以后不盼著他多厲害,就盼著他能安安穩穩,把日子過下去!”
……
看過了蕓娘和孩子。
林川來到工坊區,找王貴生和趙鐵匠商議重騎兵的事情。
工坊區位于鐵林谷東南側,此刻正是一派忙碌景象。
借著蓄水池的水力,幾臺巨大的鍛錘正“砰砰”作響,將粗鐵坯鍛打成薄片;不遠處的熔爐旁,工匠們各司其職,添炭、測溫、澆鑄,火光映紅了臉龐。
王貴生正蹲在水錘旁,盯著鍛打中的鐵料思索著什么。
趙鐵匠則拿著一把剛打好的戰刀,在磨石上細細打磨。
“貴生,趙叔!”林川喊了一聲。
兩人連忙抬頭,見是林川,都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來。
“大人怎么來了?不去多陪陪大夫人和小公子?”王貴生笑著問道。
“家里有蕓娘照看,這里的事更要緊。”
林川走到鍛錘旁,看著被反復鍛打的鐵坯,“這水力鍛錘的力道怎么樣?”
“比預想的強多了!”王貴生興奮地拍了拍水錘的木架,“以前靠人力鍛打,一天最多能鍛三塊粗鐵,現在有了這水錘,一天能出十塊,而且鍛打的鐵料更勻、更結實!護心甲片也能批量做了。”
“那如果做重甲呢?”林川問道。
“重甲?”王貴生有些困惑,望向趙鐵匠。
趙鐵匠拿著戰刀,皺眉道:“大人您看,用這水鍛的鐵料打出來的兵器,刃口更鋒利,也更耐磨。只是……大人說的重甲,比兵器怕是復雜得多,大人有具體的想法嗎?”
“有的。”
林川點點頭,領著兩人走到工坊角落。
那里有個黑板,方便隨時畫圖交流。
他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簡單地畫圖解釋:“我想打造一支重騎兵,不僅人要披甲,戰馬也要具甲。人甲要護住頭、胸、肩、臂、腿,馬具甲則要護住馬首、馬身和馬腿,尤其是馬的要害部位,必須重點防護。但甲胄不能太重,否則人和馬都動不了,失去了騎兵的機動性;也不能太輕,否則擋不住敵方的箭矢和馬刀。這其中的分寸,得好好拿捏。”
趙鐵匠皺起眉頭:“大人,這就難了。以往的騎兵甲,大部分都是皮甲為主,部分位置加上鐵甲片,一套也就十斤,可按您說的重騎兵甲,人也穿鐵甲,再加上馬具甲,至少得五六十斤往上了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