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趙弘宣的書信,在三日后便送到了大梁,交遞于長皇子府上。在得知此時后,長皇子趙弘禮起初感到十分高興,畢竟半個月前,在桓王趙弘宣尚在淇關、淇縣一帶的時候,就曾寫過一封信給趙弘禮,約定待等趙弘宣回到河東,再將安邑縣內北一軍的整頓近況寫信告訴趙弘禮。這份尊重,讓趙弘禮愈發覺得他并沒有所托非人。事實這個時候,長皇子趙弘禮早已失去了對北一軍的控制,畢竟當初趙弘宣與周c整頓全軍的時候,非但將雍王黨、襄王黨排擠了出去,就連東宮黨亦一個個退出了,使得如今的北一軍,已全在桓王趙弘宣的控制下。而在這種情況下,趙弘宣仍然記得他與趙弘禮曾經彼此許下的約定,將整頓北一軍的進展詳細地寫信告訴趙弘禮,這讓趙弘禮非常感動。尤其是在長皇子府如今門庭羅雀、無人問津的情況下。可是待等趙弘禮拆開書信瞅了兩眼,臉上立馬就掛上了困惑的表情,因為這份書信,雖然投遞的對象是他趙弘禮,可信中抬頭,寫得的卻是駱的名字。而信中的內容更讓趙弘潤感到納悶了,居然是幾句勸駱莫要好高騖遠、莫要盡想著不勞而獲的勸告。『這什么意思?』趙弘禮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遂叫府上仆從將駱從書房請了出來。片刻后,駱來到前廳,接過趙弘禮手中的書信仔細觀閱,在仔細琢磨了一番后,他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眼眸中微微閃過一絲失望。不得不說,趙弘潤小看了國內那些趨利的貴族們。對于那些貴族們而,趨利乃是天性,因此怎么可能忽略上黨郡那座寶庫?要知道在上黨郡,連在天門礦場組織人手挖石頭的人都能暴富,更何況上黨還有許許多多肥沃適合耕種的土地,還有『黍』這種當地人用來釀酒的作物――事實上單憑『上黨黍酒』這一項,就足以吸引國內的貴族們趨之若鶩地撲向上黨。但為何這些貴族們至今仍在觀望呢?道理很簡單,就像周c對趙弘宣所說的,上黨郡的利潤雖豐潤,但作物需要耕種、礦石需要開采,換句話說,只有投入人力物力才能得到收獲,短時間內無法暴富;而河西呢?卻可以直接去搶掠羌胡戎狄的財富,去搶掠那些數不清的牛羊馬匹,一日之間富甲一方也不足奇。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貴族們紛紛伸長脖子瞅著河東四縣,想看看能否再次從那位肅王殿下手中分一點利益,只有那些自認為沒有能力與那位肅王殿下扳手腕的貴族,這才老老實實地組織家仆與奴隸,前往上黨。當然了,雍王、襄王、慶王他們看重河東四令,倒不是出于金錢上的利潤,而是在于權柄,或者干脆點說,是兵權。如今,國內貴族圈子里彼此心知肚明,根據『魏韓邯鄲和議』,韓國將出動兵力替魏國打下河西之地,作為此番戰敗的賠償。這是無償的,至少在國內貴族們看來是無償的――他們才不會去管,為了得到河西之地,魏國已與韓國秘密簽署聯合驅逐
林胡的戰略聯盟。而這件事中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即派往河西的駐軍!韓人的軍隊就別指望了,這群人替魏國打下河西就已經是仁至義盡,還指望他們幫魏國駐守,抵御羌胡的反撲?想都別想!反過來說,倘若韓國果真那樣做了,相信魏國這邊反而不放心呢。那么問題就來了:國內哪支軍隊適合移調河西呢?對于這個問題,相信絕大多數的魏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肅王軍』。但事實上,肅王軍是無法也無力駐軍河西的,因為肅王軍的駐地是『商水郡』,在魏國的南面,商水郡有多達六個縣的土地需要駐軍。要不是楚國國內,楚王熊胥日漸老邁,似薔芡亍9塘昃芪帷嘌艟蓯5瘸穎舜碩返貌豢煽唬矣肷趟そ尤賴某接咭兀質墻陸20蘿鞘游酌妹玫薔芡氐牧斕兀偌由險院肴笥薔芡刂兩裎谷勻煥喂痰乃較陸崦耍院肴蟾靜桓頁櫚魘蛩嗤蹙案氨苯握劍輝諫趟ち糲鋁餃蛟け敢邸還有一個原因是,地盤太大、權柄太重,很容易讓趙弘潤成為被針對的對象。別以為趙弘潤不參與大位的爭奪,就不會有人刻意針對他,事實上,他放棄皇位的爭奪,充其量只是他的兄弟們不將他視為勁敵,但除此之外趙弘潤曾經得罪過的人呢?太叔公趙泰汝、鄭城王氏、上將軍府府正晁文棟、原陽王父子、吏部,等等等等,瞧不得趙弘潤好的人,能從大梁的西城門排到東城門。因此,肅王軍是不可能駐守在西河一帶的。當然了,在這一點上,趙弘潤可以采取別的辦法,就好比他推薦寇正為汾陰令,舉薦臨洮君魏忌為汾陰將軍,只要他舉薦的二人堅定地站在他的陣營中,汾陰等同于是在趙弘潤的手中。但無論如何,如今名氣越來越響亮的肅王軍,確切地說是商水軍、鄢陵軍、游馬軍這三支軍隊,必須回到商水郡,否則,就會落下把柄給趙弘潤的政敵們。或許有人會說,商水郡占據六個縣,為何趙弘潤的政敵們卻不用這件事來攻擊趙弘潤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當初趙弘潤接手商水郡境內那除樂商水縣的其余五個縣城時,那五座縣城,早已在薔芡亟ノ汗哪譴握揭壑斜淮莼俅。俺剖揖趴鍘甚至于,趙弘潤根本不想要那五個縣城,是他那老奸巨猾的父皇硬生生塞給他的――在那件事上,趙弘潤著實被他父皇坑得不輕,本來應得的賞賜,居然變成了一片被戰火摧毀的荒地,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過正因為這樣,縱使趙弘潤的封邑范圍巨大,也沒有人針對這件事說事,因為誰都知道,商水郡境內那其余五個縣,事實上是朝廷不舍得投入巨大資金去重建,因此甩鍋給那位肅王殿下的,并借此坑掉了這位殿下的嘉賞。而除了肅王軍外,名聲最響的是魏武軍、北二軍與北三軍,但魏武軍與浚水軍一樣,是駐扎在大梁的京畿軍隊,他們連在淇縣邊市駐軍就沒撈上,就更別提駐軍河西了;而北二軍、
北三軍,分別是南梁王趙元佐與將軍姜鄙的軍隊,一個是曾經的王族叛逆,一個是外來的將軍,因此無論如何,朝廷都不會讓這兩支軍隊駐扎河西――倘若羌胡人展開反撲,不排除調遣這兩支軍隊進行抵御的可能,但是駐軍河西,呵呵,門都沒有。如此一來,剩下的軍隊除了駐軍六營,就只有山陽軍、北一軍與南燕軍了。遺憾的是,這三支北疆軍隊胃口不大,一個淇縣邊市就足以將其喂飽,縱使是燕王趙弘疆、桓王趙弘宣、南燕大將軍衛穆三人垂涎著河西的財富,他們頂多也就是在魏國攻打羌胡的時候跟在旁邊打打秋風,撈一筆,至于駐軍河西,這三支軍隊暫時沒有分兵駐守的能力。這也難怪,畢竟在其余幾支軍隊陸續撤走的情況下,北一軍、山陽軍、南燕軍這三支軍隊,將肩負起拱衛整個魏國北疆的重擔,天曉得韓人會不會撕毀協議?因此,最后有可能駐軍河西的,就只剩下『駐軍六營』了。其中,宋國降將南宮的『睢陽軍』排除,因為它歷來都不是朝廷重點培養的對象。衛穆的『南燕軍』排除,因為南燕軍目前要駐防淇關、臨慮、汲縣、修武等地。司馬安的『碭山郡』排除,畢竟碭山軍用來震懾宋郡的軍隊,無論是宋郡亂黨還是南宮的睢陽軍。百里跋的『浚水軍』排除,因為浚水軍歷來是駐扎大梁的京畿軍隊,縱使魏武軍的創立,亦無法撼動浚水軍的地位。唯獨剩下的『汾陘軍』與『成皋軍』,或有一絲機會駐守河西,畢竟前者的防務可以被肅王軍取代,而后者,由于川雒騎兵的創建,其實成皋軍已經墮落成每日向往返三川的商隊收稅的關隘兵,以至于當初用來抵御三川的成皋關,如今已淪落為卡稅的關卡,失去了戰略意義。當然了,盡管如此,相信朝廷也不會貿然抽調成皋軍,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川雒聯盟反了魏國呢?雖然不太可能,但也要防微杜漸不是?這樣一圈排下來,得出結論:魏國目前的軍隊,沒有一支適合用來駐守河西。這種情況怎么辦呢?很簡單,在組建一支或數支軍隊咯!那么,在河西之地尚未歸屬魏國的情況下,在哪里組建并且訓練這些新軍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北屈、汾陰、皮氏、蒲坂。這才是雍王、襄王、慶王等人想要拿到這四座城的原因――執新軍兵權!而駱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會請桓王趙弘宣向其兄長肅王趙弘潤試探口風,看看能否幫長皇子趙弘禮撈到一支新軍的名額。但遺憾的是,趙弘潤已隱晦地告訴他:莫要淌這趟渾水,老老實實去上黨郡牟利。因此,駱與從前者口中得知了事情來龍去脈的長皇子趙弘禮,皆識趣地選擇收手。畢竟四方角力,無論是趙弘禮還是駱,都沒把握能占到什么便宜。哪四方?即雍王黨,襄王與慶王聯合,國內王公貴族,以及――肅王!目前魏國國內最龐大的四股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