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最近身體太差了,因此晚飯后被媳婦叫出去走路鍛煉,今日的第二更,容我回來后再碼。』――――以下正文――――回頭看了一眼肅王趙弘潤,平城侯李陽帶著幾分恭敬說道:“回肅王殿下話,在曲梁侯與匡城后追查到那個村落時,小侯已得到了戶牖侯、苑陵侯等幾位的支援,率軍再次攻陷了金鄉……在接到曲梁侯的報訊后,小侯下令搜查全城居戶,果然查到了許多冒稱平民的北亳軍反賊就混跡了城內,因此下令緝殺,可沒有想到的是,在我方下令緝殺城內北亳軍反賊的時候,城內反賊攜民造反……肅王殿下,小侯曾聽殿下您說過,「民若手持利刃,不復視其為民」,因此,小侯與其他幾位大人,下令屠戳城內每一個手持利刃的反賊……”“……”趙弘潤聞皺了皺眉。的確,「民若手持利刃,不復視其為民」,這還真是他曾經說過的論,類似的論還有「民若暴起殺害軍卒、可立殺之」等等,總而之,趙弘潤雖然嚴格約束麾下的軍卒,但也絕不會讓麾下士卒因為「恐于傷民」而被一些暴民趁機加害。不過話說回來,屠戳了整個金鄉縣,這未免有些過了吧?難道整個金鄉縣內的宋人,皆是北亳軍?就沒有一些無辜的民眾?――這趙弘潤是不信的。想到這里,他皺眉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必屠戳整個金鄉縣吧?”聽聞此,平城侯李陽搖頭說道:“肅王殿下您不知當時情況,其實并非是我等屠戳了金鄉縣,而是當時我方騎虎難下。……那時,整個縣城,宋民群起而攻,更有北亳軍混跡其中,我方根本難以分辨誰是良民、誰是反賊……”根據平城侯李陽的講述,當時他們下達了兩個命令。其一,在一開始平亂的時候,勒令全城宋民回到各自家中,緊閉門戶,任何在全城禁嚴后仍在街上逗留的宋民,皆按「北亳軍反卒」論處,就地格殺。其二,在穩定了城內街道的治安后,再下令全城緝捕,挨家挨戶搜查北亳軍余黨。聽聞此,趙弘潤頻頻皺眉。其實客觀來說,這兩道命令并沒有什么錯,歷來城內平亂皆是按照這個步驟,可問題就在于,誰能保證平城侯李陽等人麾下的私軍士卒,不會借機殺民搶掠呢?這些私軍士卒,可不像趙弘潤麾下的商水軍、鄢陵軍、游馬軍那樣,有著優厚的士卒待遇,家中有田屋有牲畜,儼然一副小地主的家底,一來不屑于去搶掠平民,二來,逐漸養成的「精銳榮譽」,也約束著他們不會自壞身份去做一些賊寇的勾當。可貴族的私軍士卒不同,這些人本來就是一些無賴、游俠,手中既沒有什么錢,也沒有什么「精銳」榮譽感,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難保還能恪守本分。尤其是像這次在金鄉,只要誣陷那些無辜的宋民為北亳軍,就可肆意搶掠那些人的財富,這種誘惑,貴族私軍的士卒,有幾人能抵御得住?因此在趙弘潤看來,平城侯李陽等人下令全城搜捕北亳軍,這是極其失策的命令――這道命令,給有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