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日而過,
中東的戰亂雖然帶來的是生活上的苦不堪,
但戰亂所帶來的好處,
對于靠著戰斗吃飯的雇傭兵們來說,卻是極大。
其中之一,便是交通之上的便利!
從加沙離開,直接登船,
一路穿越紅海抵達也門邊海島嶼,
雖然路上也遇到了不少武裝勢力,
但基本只要亮出冥河傭兵團的身份,
這些武裝勢力也都會賣個面子,任由眾人的船只自由穿梭。
從沙灘登島的第一時間,周渡就已經感受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差別。
曾經,這里是為海盜駐扎的混亂地區,
可如今,隨著這些海盜被也門政府和冥河傭兵團完全清剿過后,已然煥然一新。
大量的資金注入,再加上冥河在也門內戰之中的超絕表現,
讓的也門政府已經是對,
冥河傭兵團對海盜島嶼的一系列改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其實就類似于金融市場之中的招商引資,
一個資金充足的財團入駐某個國家地區,
土地的稅收,產業鏈的形成,以及對當地人民的工作帶動,
都能夠為當地地區帶來極大的好處。
更別說是剛剛經歷過內戰不久,缺乏大量資金的也門政府而了。
島嶼沙灘邊緣,已經可以見到不少持槍的守衛,
此中有冥河傭兵團的士兵,也有不少雇傭而來的當地民兵。
在聲聲夾道歡迎的恭敬之中,
眾人馬不停蹄的一路深入,
曾經那些環境惡劣的密林而今也已經大變樣貌,
密林依舊大量保留,作為環境防御圈之一,
保證了基地的隱秘性和防守作戰條件。
但道路卻是已經經過了完全的改造,
濕滑的土地被鋪蓋成了水泥地,其寬度足夠兩輛坦克共同行駛,
駕車一路深入,當抵達密林中心地帶之時,
一座宏偉的軍事基地,赫然出現在了周渡的眼前。
首先引入眼簾的并非建筑,
而是那高達五米,纏繞著猙獰鐵絲網的復合金屬圍墻。
在這圍墻外的四周,還有著約莫半徑在一百米左右完全空曠地帶,
可以見到有巡邏的士兵,
也有正在指揮著工人們,搬運著建筑材料的建筑團隊。
圍墻之上,間隔立著修紅色的哨塔,塔頂是半封閉的球形觀察哨,
不過由于基地武裝裝備的缺失,以及人手的不足。
厚重的防彈玻璃后面,暫且還處于空缺狀態。
但一旦所有東西都落成,
周渡心里很清楚,
這些哨塔可以立刻作為監視,覆蓋整個基地的第一防御點。
唯一的入口是一道巨大的,
用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的閘門,
厚度驚人,幾乎可以堪比當年的赤鄉監獄大門。
門側是混凝土崗亭,外面用沙包壘砌出簡易工事,
完全可以保證三挺重機槍同時進行運作。
閘門頂部,一個巨大的標志立于中央,
那是冥河傭兵團的專屬團徽。
標志的上半部分是一個戰術頭盔的輪廓,
但細節被處理的像一個骷髏頭。
下半部分是這個頭像的倒影,
但倒影逐漸消散,破碎,
化作幾筆象征水波的黑色墨跡,融入冥河之中。
兩道紅色的細線,
就像是激光瞄準線穿過倒影,形成強烈的視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