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是吃完飯以后,二哥跟房家小姐姐在后花園的亭子里聊天,好半天都不讓他靠近,二哥居然跟別人有秘密。
“我沒敷衍你,我怎么會煩你呢?”李泰也沒招了,這幾天沒干別的事,凈跟他解釋這個跟誰第一好的問題了,還解釋不清,越描越黑。
“怎么可能真有一百個異邦的人來上朝?你明顯是拿我當小孩兒哄。”
李泰扯著他的胳膊,很認真的看著他,一字一頓的說道:“如果你有本事打下一百個番邦,把他們變成大唐的臣民,一個番邦派一個代表來上朝,不正常嗎?”
“哇,一百個?”李治的眼睛開始冒光了,一縷縷興奮的光越來越亮:“真的行嗎?”
“一百個饅頭你一頓肯定吃不了,但是給你三個月你肯定吃得了,對不?一口氣打下一百個肯定做不到,但是如果給你三年、三十年呢?”
“太好了!”李治高興的蹦了起來,就像他已經打下了一百個番邦一樣。
“好不好要看你有沒有本事。”李泰又指了指對面的椅子,李治乖乖的就過去坐了,坐得直直溜溜的,耳朵都支楞起來了。
李泰看他那斗志昂揚的樣子,不由得笑了,小孩子的世界多美好,一切都有可能。
很快早朝就開始了,依照大唐臣子的慣例,自然又是那個穿著與眾的人第一個發。
“唐王陛下”那人深深的一鞠躬,雙手高舉著一份奏章,說道:“我是來自新羅的使臣,百濟和高句麗聯手攻打新羅,新羅國力微弱,難以抵擋,新羅早已依附大唐,因此懇請大唐出兵相助新羅。”
做為一個宗主國,本身就是保護附屬國的義務和責任,不然人家為什么年年給你交保護費?
李世民從齊公公手里接過那人的奏章,打開以后快速的掃了一眼,沒有什么新的內容,就是向大唐求助。
“這件事,眾位愛卿怎么看?”李世民不可能聽風就是雨的,你隨便派個使者過來,我聽個信就發兵?
“陛下,戰況那是瞬息萬變的,若是從長安發兵,只怕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建議從邊境調兵相助新羅。”
“我們可以先快報命邊將見機行事,我們的大軍緩緩行進即可。”
“……”
七八個人站出來發表意見,基本都是同意出兵,區別只是出兵的方式。既然新羅向咱們納貢稱臣,咱們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倒是沒人拒絕幫忙。
李世民連連點頭之后,又把目光移到了李泰的身上:“青雀,你覺得哪種方案可行?”
李泰趕緊站起來,朝上一揖,說道:“我不主張出兵,新羅只是需要百濟和高句麗罷兵,我們不一定要用出兵的方式解決問題。”
那邊都已經打起來了,除了以暴止暴之外,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幫助新羅脫離戰爭的災難嗎?
“我們可以向百濟和高句麗下詔書,讓他們趕緊撤兵,如果他們肯撤兵,那自然是好,如果他們不聽的話,咱們再出兵也算師出有名了。”
李泰制度著新羅不會有亡國之危,因為區區一個高句麗還不足以滅了新羅,而百濟這會兒只怕已經自顧不暇了,他心里有底,自然從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