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皇帝也知道尷尬
九轉回廊庭柱紅,紅日正當空。
微風和煦拂衣過,過雁穿云迢迢知天闊。
碧水青山永不磨,磨鏡嘆嬌娥。
時不我與暮年愁,愁腸殢酒哀哀幾度秋。
李世民斜坐在回廊的欄桿上,輕靠著背后的柱子,笑吟吟地看著李泰,滿臉都是欣慰的柔和。
然而他的內心里卻并不像臉上那般的輕松平靜,他從李泰剛剛說過的話里,聽出了更深一層的意思。
李泰說他不主張采取震懾的手段,因為震懾的兩個后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如果對方因此而滋生原本沒有惡意,自然是個不好的結果,這個李世民能理解,但是他說如果對方因此而收斂,到時候想尋他個罪名都難,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之所以要殺雞儆猴,就是希望長孫無忌能因此而收斂,只要他守住做臣子的本份,別老想著壓制李泰,他能好好地輔佐太子,他們甥舅和諧,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李泰卻不是這樣的想法,若不然已經假設對方乖乖的收斂了,又為何要苦苦的尋找對方的罪名呢?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無論長孫無忌做出怎樣的改變,哪怕他從現在開始搖身一變,變成二十四孝好舅舅也是晚了,李泰就沒有一絲一毫放過他的打算。
說起來長孫無忌也是冤,他的三個嫡親外甥都恨他,而他連自己哪里得罪了他們都不是很清楚。
李承乾恨他是因為他砸了稱心的塑像,從那一刻起,李承乾就下了決心,一朝得勢必定要賞舅舅個金瓜擊頂。
長孫無忌當初那一錘子下去,固然砸的是對李承乾失望至極的憤恨,又何嘗不是為了保護李承乾?
他砸了塑像,皇帝的火氣也會跟著消減一些,若是錘子在皇帝手里,他砸完塑像,萬一李承乾再撲上來,皇帝會不會順手把李承乾也砸了,這誰都不敢保證。
李泰恨他是因為他十次登門向閻府提親,非要把閻婉塞給自己,甚至不惜威壓禮部,瞞報閻婉與自己八字相克,從那時起,李泰就完全把他當成了敵人。
長孫無忌這么干,雖然談不上是對李泰好的,卻也是最無奈的選擇,當時皇帝要換太子,為了死保李承乾,必須處理掉李泰和李恪。
對李恪,長孫無忌直接就是連環殺,對李泰,他舍不得下死手,才想方設法要給他選一門不如意的親事。
李治恨他是因為他逼李治吃肉吃到吐,讓李治看殺雞看得夜驚難眠不敢入睡,再一個就是閻婉給他的斷腸草,他也懷疑是長孫無忌的意思。
李治很清楚如果他真的毒殺了二哥,要么事情暴露,自己也是個死,要么自己當上太子,但這件事就會成為舅舅轄制自己的七寸。
小小年紀的李治怎么會想的這么清楚?他身邊不是還有個時刻保護他,怕紙會臟了的陸清嘛。
斷腸草的事真的跟長孫無忌沒有關系,這點陸清是很清楚的,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陸清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引導李治。
長孫無忌并不知道,他的三個外甥對他都有著恨之入骨的怨念,他并不覺得他對不起哪個外甥,相反他倒覺得他對哪個外甥都仁至義盡了。
知不知道這些也都無所謂了,此時他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外甥這兩個字,他就站在大太陽底下,感受著心冷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