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鄭段璋冒親騙官
李恪現在是正兒八經的京兆尹,不是暫代而是正式的官員了。宗室為官,他也算是開了一代先河。
李恪知道自己能夠做官,完全是李泰的意思,原本皇族宗室是沒有機會觸碰權柄的。
李泰就是要用宗室的人來沖淡士族的血液,朝堂上多一個皇族,總比多一個士族要好。
李恪知道李泰一直主張推行科舉制,他個人也是贊同科舉制的,尤其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科舉,簡直太講理了。
如果皇族可以參加科舉的話,李恪憑才華也能掙身官服穿。別說生來就是王爺,可以坐享榮華富貴。
但凡有點本事的,誰不想憑本事開創一份功業?只有沒本事的,才羨慕混吃等死的日子,李恪也是個有理想的人。
奈何李恪這尷尬的身份,論出身他表面光鮮,說出來賊拉風,身兼隋唐兩大王朝的皇族血統。
爹是唐皇李世民,娘是隋煬帝之女,融楊隋、李唐和獨孤氏三豪門之血脈,在整個華夏文明當中,也很難找出比他背景來得更大的出身了。
可是有什么用呢?皇族就注定了不能當官,他的血脈如此的雜,又注定了奪嫡上位的事跟他不沾邊。
他是憑出身沒有出路,憑才華又沒有平臺。
他要是庸碌無能也就罷了,像李佑就不苦惱,有吃、有喝、有玩就是好生活,沒死就往死里作,作死了拉屁倒。
他偏偏文有文才、武有武才,論文也就李泰能跟他掰掰手腕,論武也就李承乾能跟他比劃比劃。
志大者心苦,明明是海中龍,非讓他過池中蝦的日子,別人看他成天的逍遙快活,其實他憋屈得想死。
得知李承乾和李佑雙雙因為謀反而倒下,李泰成功坐上了太子之位,他心里的苦悶像是被發酵了一樣。
從小都是在皇宮里一起長大的,尤其他和李泰處處相近,都把他們倆放在一起比,人稱一對雙星子。
現在李泰已經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皇太子,而自己只能在安陸這個小地方做個無職無權的閑散王爺。
李恪也曾經幻想過那個位置,如今不只是大夢碎了,就連安份守己的做個臣子的小夢也碎了。
到了封地,才明白什么叫封地,基本上就是畫地為牢的意思,一輩子不能離開安陸,除了有錢以外,什么都沒有。
名譽上有協理地方長官的權力,沒有大事沒有機會出手,日常小事誰需要你協理?可是大事幾年能有一回?真有大事了,自己也就是個向上報,未必做得了主。
原以為自己會是一只大鵬鳥,沒想到卻活成了金絲雀。
前思后想怎么都沒有出路,生活就像是籠罩在烏云之下,沒有晴朗的天,心中總是很壓抑,說不出的悶。
若不然以他的自律,怎么可能放縱自己成天的醉生夢死,以至于誤踏了莊稼,險些把命給搭上。
李恪都沒想過自己還有回到京城的一天,更沒想到居然還能重掌府衙,并且變成了正式的官員。
如今李恪對大位是半點想法也沒有了,不說李泰的太子位置有多穩,根本就不是隨便能撼動的,就說李泰對他的好,就讓他生不出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