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一份詔書一封信
一堆賬冊,一盞孤燈,一個人忙到天明。
算盤扒拉得手指頭都要抽筋,李泰只是想弄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少錢,重啟大明宮工程需要多少錢。
李泰的生意遍地開花不說,他還把控著很多的礦脈,整條絲綢之路就像是他的金錢傳送帶。
可是盡管如此,想要重啟大明宮工程也還是缺錢,缺的還不是小錢,太子手里的私財相對于這項浩大的工程來說,也就是個杯水車薪,根本不解決問題。
再賺錢的生意,只要生意還在運轉,就一定需要不斷地往里投資,不斷地擴大規模,生意做得越是多,攤子鋪的越是大,就越是存不下現錢。
更何況為了給老爹過個舒心的好年,李泰拿出了差不多所有的私財
李泰一開始以為他的私財應該夠用了,起碼先用來啟動工程,然后隨著每個月的進項,應該能夠支應得上。
一攏賬才發現自己實在是太天真了,這項工程太大了,光是太子的私財根本就啟動不了。
除了自己做生意攢下來的私財,還有國庫和府庫都有錢。
國庫的錢是要用于國家運轉和百姓民生的,比如給官員發放工資,比如軍費,比如賑災什么的。
府庫就是帝王家的私人倉庫,長孫順德盜竊的就是府庫的財物,府庫的錢屬于皇家私財。
要動國庫的錢,必須得群臣同意才行,就是皇帝也得爭取一下大臣的意見,這不是你的私財,你不能隨心所欲地禍害。
當然這只是擺在明面上的規矩,到底怎么執行,得看皇帝是誰,就攤上個任性的主,誰也沒招。
要動府庫的錢,皇太子還是有一定的權限的,但是權限的上限在哪里,李泰心里也沒有個準譜,反正你非要動這個錢的話,到時候就有人告訴你,你可以拿多少了,超標就有人攔著你了。
李世民想給李淵建大明宮,他肯定是動用府庫的錢,他就是皇帝,他說了算,哪怕是把府庫劃拉個底朝上,也沒人管得著。
李泰不行,他只是個皇太子,府庫的錢他只能是守著,光有看著的份,仨瓜倆棗可以動動,想多拿得請示,現在老爹在外面為國征戰呢,李泰能向老爹請示開府庫、建宮殿的事嗎?
李泰正愁得坐立難安,滿屋子亂轉的時節,云海走進來報道:“二郎,陳公公來了。”
李泰笑著吩咐一聲:“請進來。”
陳文笑瞇瞇地走上臺階,慢慢地邁過門坎,一進屋就見李泰在大廳中間站著,他急忙快走兩步,躬身一揖:“參見太子殿下。”
“免禮。”李泰笑著虛扶了一把,說道:“說多少次了,以后沒人就不用拜了。”
陳文就勢直起了腰,依舊是滿臉堆笑:“人老了,有些事總是時而想起時而忘卻,陛下臨走之時給太子殿下留了一封詔書,說是太子有急需之時再交與殿下,我怕哪天給忘了。”
說著陳文從袖子里掏出一封詔書來,雙手向上一舉,李泰趕緊雙手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