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文成公主的時候,就讓他跟著一起回去了。現在松贊干布死了,李世民想起來他不是有個兒子呢嗎?就封他得了。
“啟稟大唐陛下,”吐蕃使臣低頭說道:“貢日貢贊過世都二年多了,比松贊干布贊普走的還早。”
“哦,”李世民看著他問道:“那你們打算冊立誰為新贊普呢?”
“臣聽聞有人主張冊立松贊干布贊普兄弟家的子侄輩為贊普的,也有人主張立大相祿東贊為贊普的。”
“不妥,不妥。”李世民搖了搖頭,滿含善意地向下望著:“傳位繼承這回事,一定要分清嫡庶,有嫡子傳嫡子,無嫡子傳庶子,無子傳孫也可,沒有傳給兄弟子侄的道理。”
李世民的道理大家都聽懂了,說的是真輕巧,誰還不知道有兒子傳給兒子,沒兒子傳給孫子?
問題是松贊干布年紀輕輕地就死了,兒子有個庶出的也死了,別說孫子連根孫子毛也沒有。
孫子這回事,想有好像也不難,李世民一句話就能讓他有。
李世民就笑瞇瞇地說道:“無子傳孫嘛,貢日貢贊在長安的時候,曾經與一女子發生糾葛,生了個孩子叫芒松芒贊,恰好今歲那孩子年滿四周,正宜冊封為新的贊普。”
吐蕃使臣深深地一鞠躬,高聲說道:“臣謝大唐陛下隆恩深厚。”
“大唐與吐蕃名為二國,實際上翁婿天子,情同一家,無須致謝。”李世民輕輕一抬手,示意使臣站直站好。
對吐蕃來說重新冊立個贊普,簡直就是天大的大事,對大唐來說,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給解決了。
李世民當然不同意讓吐蕃隨意地冊立一個贊普,這個人選必須得是大唐來定。
讓他們隨意冊立一個,無論他們冊立松贊干布的子侄也好,冊立大相祿東贊的兒子也好,總之他們一定會冊立一個成年人。
成年人哪有小孩兒好斗?成年人肯定會想辦法專權,小孩兒就不一樣了,小孩子兒掌不了權,那么權力就會牢牢地抓在文成公主的手里。
對大唐來說,當然是不遺余力地支持文成公主掌權,文成公主才是心向大唐的人。
包括吐蕃使臣在內,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其實都想知道皇帝剛才說的話是真是假,也沒人見過那個什么芒松芒贊,他真的是貢日貢贊的兒子嗎?
皇帝說的話,當然就是真話,皇帝金口玉怎么能說假話呢?皇帝貢日貢贊有兒子,那就一定是有。皇帝有芒松芒贊,那就一定是有。
反正就是說句話的事,大唐縱然缺人,也不缺一個,隨便找個四歲的男孩兒沒多大難度。
找人這回事,隨便找確實是沒難度,要不是隨便找,那可就難了。李泰跑出去幾千里,為的就是找一個人,天知道想找一個有多難。
大唐太子親征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無論邊塞還是城鎮,無論大漠還是草原,傳得人盡皆知。
郁督山下三天一小戰、五天一大戰,直到這個消息傳來,一下就沸騰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