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黔州很好
大唐的疆域遼闊,良民想去什么地方都行,只要你有通關文牒,犯人就不一樣了,被發配到什么地方是不會給你機會選擇的。
什么樣的罪行有什么樣的發配地,這都是白紙黑字寫在律法里的,可選項都是固定的,根本不需要皇帝為這個地點頭疼。
李世民能說出這種話來,就代表著他對法律規定的發配地不滿意,若不然他就沒必要猶豫了。
這個表達方式一點都不稀奇,一如當初審判前太子李承乾,造反那是萬無一赦的死罪,他偏問了句“如何處置承乾是好?”
一霎時滿堂文武都沒人敢出聲,最后來濟給求個情,李世民當即借坡下驢,赦了李承乾的死罪。
如今他又開始故伎重施,只不過這一次屋子里可沒有文武百官,只有他的三個嫡子。
李泰微低著頭,仿佛沒有聽見李世民的自自語,又仿佛是出了神,他就靜靜地坐著。
李泰并非是不關心舅父會被發配到哪里,而是他知道皇帝的心里早有成竹定算。
這個疑問句只是看起來像個疑問句,其實是不需要回答的,答案就在皇帝心里,別人說什么都是沒有用的,沒用的話最好是不說。
李治的頭低不下也控制不住,他晃著小腦袋亂動,皺皺眉著鼻子,嘴歪得都快立起來了,不敢說出聲,就在心里嘀咕著“刀山火海,十八層地獄”。
李承乾的表情一直很溫和,他只是目光微垂了一瞬,便微笑著說道:“舅父從前曾對我說過黔州很好。”
李世民聞眉心一動,別看李承乾說這話的時候面如平湖,他的內心絕對掀起了滔天巨浪。
黔州,這兩個字對李承乾來說就代表著刻骨銘心,被發配黔州的那段日子,可以說是李承乾心情最為灰暗的時期。
長孫無忌是什么時候對李承乾說的黔州很好呢?是在李承乾即將被送上發配之路的時候,地點就是這皇宮大內,當時屋子里的這些人也都在場。
那是李泰為了給李承乾送行,特意張羅的一次團圓飯,沒想邀請長孫無忌,只不過他趕上了。
說良心話,當時長孫無忌說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沒有什么惡意。雖然被發配黔州不是什么好事情,但也得看跟什么相比。
李承乾犯的是造反的罪,能活下來就是幸運的了,發配到黔州總比嶺南要好得多。
誰也沒想到,就這么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刻印在了李承乾的心里,讓他耿耿于懷到今天。
李世民本也有把長孫無忌發配到黔州的打算,他想的是黔州還近些,折騰到嶺南未必能活得下來了。
黔州要說多好確實是談不上,但是在諸多發配地當中來說絕對是上乘中的上乘了。
聽李承乾這么一說,李世民也就不再猶豫了,既然兒子介意,那就讓兒子舒心一回,至于長孫無忌發配到哪里還能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