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有本奏來
昨夜的雨直下到拂曉時分方才停住,凌晨的空氣還帶著些許的清冷,文武百官依次地走進大殿,共同參拜剛剛為皇帝送行而回的皇太子。
李泰坐在最前面,面向著百官,接受大家的朝拜,一套程式化的流程之后,齊公公一聲高喝:“有本早奏,無本散班。”
群臣有本的開始上奏,沒有本的靜坐著不出聲,經過這幾年的錘煉,李泰的理政能力逐漸地變強了,簡單的事情基本上三兩語就能處理好。
不一會兒監察御史韋思謙走出人群,他先是深深一揖,然后說道:“太子殿下,臣有本啟奏。中書令禇遂良壓價強買下屬房屋與良田,大理寺少卿張睿冊以為準估無罪,特請太子殿下親裁。”
褚遂良靠誣陷朝臣連連升官,官升的快,位置漲得高,不光別人看著不爽,他自己也覺得忐忑。
為了救長孫無忌,褚遂良拼上了老命地誣陷別人,不管是重臣還是皇親都一樣毫不猶豫地出手。
結果是保住了長孫無忌的命,卻沒保住長孫無忌的前程,長孫無忌落了個被發配的結果,而他卻步步高升,坐到了中書令的位置上。
他這個官升得很具有戲劇性,可以說所有都很無奈。皇上明明知道他誣陷了很多的人,卻不得不升他的官。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陳述的全是事實,沒有一件事是他捏造的,而關于造反也好、心懷異謀也好,這些動機都是他猜的,猜錯了動機不犯法。
這種事非但不能打擊,還必須得提倡,如果你打擊了他,那以后別人就不敢再隨便上告了,為了開通路,就只能是昧著良心地升他的官。
眾大臣分成了好幾派,恨他的恨得牙根疼,只是苦于沒有抓到他的什么把柄,恨不得弄死他,只不過還沒等到合適的時機罷了。
有冷眼旁觀的,遠遠地看著熱鬧,靜靜地等著看他最終的下場,同時也開始了自省自警,凡事要小心為上,謹慎到極限,不求有功、不求痛快,但求別被人刻意曲解誣陷就好。
也有羨慕他的,暗暗起了效仿之心,憋著勁地等著找個什么由頭也誣陷誰一把,說不定也能迎來升官發財的好運氣。
更有奉承追捧他的,他這么橫作豎跳都不死,還一溜煙地升官,很明顯他圣眷正隆。
他自己更是寢食難安,他無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處境有多么的尷尬,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更知道自己升得越高摔得就越慘。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皇帝與司徒之間的這場龍虎斗,他就不該參與進來,連太子都被皇帝故意拋到了漩渦之外,可見參與其中的兇險。
可是參與不參與也不是他自己能說了算的,他被綁到了長孫無忌的戰車上,他根本就沒有抽身的退路可,沖與不沖之間他沒的選擇。
他也想遞上辭呈,早點告老還鄉落得個平穩也好,奈何遞辭呈也得有個恰當的時機和理由才行。
皇帝剛剛出發,你這邊遞辭呈?你這是威脅皇太子呢嗎?是不是以為大唐離了你能倒?
監察御史的職責就是監督官員行為、彈劾違法官吏,韋思謙發現褚遂良強買下屬的房屋和田地,就向大理寺上報了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