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蘇烈請戰
有一種仇燃燒在血液里,有一種恨鐫刻在基因里,哪怕是死上千萬遍,也沖不淡一絲一毫仇恨的痕跡,縱然是穿越了時空、變換了朝代,也依然不會忘記。
李泰是一個控制情緒的高手,通常情況下他的情緒管理都做得很到位,李世民最為放心和最為欣賞的也正是他的情緒掌控能力。
誰能想到他老子爹前腳剛剛離開,他后腳就情緒失控了。
聽說鬼室福信跟倭國有所勾連,李泰當時就暴怒了,在金鑾殿上大光其火。
“百濟留在倭國的人質,絕對不會輕易放回。鬼室福信能把扶余豐接回百濟,說明倭國已經參與到了百濟叛亂的事件之中。”
李泰怒目圓睜、擲地有聲地說道:“百濟是大唐的百濟,即便有人叛亂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絕不容許他國染指分毫!”
“殿下息怒。”于志寧一步走到中間,朝前一揖:“百濟或有微亂,絕不至于大亂,殿下不必憂心。”
于志寧緩慢地站直了身子,云淡風輕地說道:“我大唐的守將沒有一半語傳來,顯然事態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百濟亂不亂對大唐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于志寧自然也不怎么關心百濟,而且他也不信百濟能鬧出多大的妖來,頂多他就是個復國罷了。
他就算是成功復了國,對大唐來說也就是少收幾個稅貢的錢而已,大唐的東征之戰剛剛開啟,這時候沒必要在百濟身上耗費兵力,先讓他折騰幾天,等大唐能騰出手來再扇他兩巴掌,他就老實了。
至于李泰說的什么倭國不倭國的,于志寧直接把這倆字忽略掉了,它連百濟都不如,誰把它放在心上?
于志寧這樣想很正常,滿朝臣子都是這么想的,無論文官還是武將誰把這點小事放在眼里?
整個大殿上好像就太子爺一個人顯得有點煩躁,區區一個百濟,想揍他就揍他,不想理他就不理他,值得這么氣急敗壞的么?
倭國就更不值一提了,在大唐的眼里他算個什么國?拿他當個事來談,可真是給他臉了。
黑齒俗諺聽于志寧這么一說,他的心突然緊了一下,百濟發生了這么大的事,大唐的守將居然連個紙條都沒往長安送?那自己說的話,人家能信嗎?
“我是奉禰將軍之命前來匯報的,我說的可都是實話,絕對沒有半個字的謊。”他急忙沖著李泰深深一揖,趕緊說道:“或許劉將軍派的送信人還在路上也未可知。”
“哈哈哈哈”黑齒俗諺一句逗笑了半個金殿的人,并沒有人懷疑黑齒俗諺說的是謊話,更沒有人相信劉仁軌、劉仁愿會派人進京送信。
在黑齒俗諺看來,百濟都有人造反了,這事還不大嗎?但是在劉仁軌、劉仁愿二人的眼里,這能算得上是事嗎?
只不過是百濟有人離開都城另立新王而已,他們倆要么是懶得管,反正百濟也是自治的,只要他們按時向大唐納貢,他們才不在意是誰當新王。
要么就是直接出手干預,這點小事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向朝廷上表的。
蘇烈兩百破過兩萬,陸清一百二十人干翻過一萬二千人,王玄策一介文人還有一人滅五天竺的戰績,他們倆好歹也是武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