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無奈一笑,就知道這種事,就連朱元璋都有些不能接受。
“敢問上位,那些婦女在農田耕種之事上,出的力氣也可比男丁少很多?”
朱元璋想也沒想,直接說道,“婦人在耕田勞作上出的力,并不比男人少!”
“既然如此,那便也得給婦人分田也才算是公平!
若是真能如此,也可讓那些百姓們,少溺死一些女嬰!”
聽到這,朱元璋兩眼一亮,身為佃農之子,他對此事最有深刻印象。
“雍泰所極是,很多農家生出女嬰,會將其溺死,并非那些農家狠心,或是討厭女嬰,而是無奈之舉。
女嬰沒有田地,那些農人養不起,養大后,女嬰嫁了人,白白養了十多年!
那些農人這才迫不得已……
若是真能給女子分田,雍泰你便為天下所有女子的大恩人!”
“上位重了,我只是一介讀書人,擔不起分田這種大事,當由上位執行!”
劉英急忙說道,他可不想爭這個名聲。
“現在,上位麾下人馬不多,地盤也不大,若是如此分田,阻攔的人也應不會太多!
若是推行此事,此時最是合適!”
朱元璋微微點頭,便又說道:“雍泰,對于那些跟著咱當兵打仗的兵士們,得多分一點!他們跟著咱出生入死,咱也得對得起他們!”
“多謝上位提醒,此事是當考慮仔細!”
劉英很是認真的奉承一句,繼續說道:“上位,我總結了前朝那些土地兼并的原因,覺得若是分田,應在每一個村子內,對村中百姓分田。
這樣,才不能鬧出什么大亂子。”
“當是如此!”朱元璋點頭同意。
劉英繼續道:“上位,村中每個成人,一年可吃五石或是六石的糧食。
而每畝田地,每年可產兩石左右的糧食。
如此,便需給每個成人分三畝良田,作為永業田,保證他們每年都有糧食吃!
而這三畝永業田,不論產出多少糧食,都歸他們自家所有,不繳納田賦!”
“如此,一個村中所有人都分了田,剩下的田地,可稱為賦田,再進行均分賦田。
這些賦田,不論產出多少糧食,每年應都得繳納田賦!”
“不過,為了避免一些人將賦田產出的糧食,歸在永業田的糧食之中,逃避田賦。
因此,在收繳田賦之時,應規定,每家永業田產出糧食應按兩石來算。
多出的糧食,需要繳三成田賦!”
“若是家中有從軍者,雖然從軍者不在家中,但也當分永業田,甚至多分一畝或是三畝。
若是從軍者過多,沒有足夠青壯耕種收割,可向當地官府求助,官府當派遣勞力人手,幫忙耕種收割!
當然,幫忙耕種收割的工錢,得由東家出!”
“若是從軍者立下戰功,上位再另行賞賜,可賞賜奴仆,錢財!或是賞賜永業田!”
“最重要一點,每攻下一地,上位手中定然會出現大量田地。
因此,對于村中良善地主大戶,也不可過多逼壓。”
“不過,為了防止這些大地主豪商或是官員權貴們,依仗著特權霸占良田,逃避賦稅。
這些人手中的賦田,也都得進行繳納賦稅!
家中余糧少于二十石,繳三成田賦,多于二十石,當繳五成賦稅!”
“如此,不僅可以壓制那些大戶,也能給他們一條活路,不至于讓他們拼死反抗!””
“好!雍泰,就該如此!咱雖是打土豪,分田地,但也只針對那些元廷惡犬和一些罪大惡極的地主豪商!”
朱元璋兩眼一亮,“雍泰此種分田之法,很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