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朱元璋淡淡一笑,“讓他們進來!”
“奴婢遵旨!”
很快,李善長與戶部尚書楊思義,便走了進來。
兩人的神色,都有些不好看。
“微臣李善長參見陛下!”
“微臣戶部尚書楊思義參見陛下!”
“另外愛卿都起來吧!”
朱元璋一臉笑呵呵,“兩人怎的突然來見咱?”
“回陛下,微臣是為那龍興之路與武學而來!”
李善長與楊思義兩人,都齊聲說道。
“龍興之路與武學啊?”
朱元璋這才有些恍然大悟,“此事好像是工部之事,不知兩位愛卿這是?”
“陛下,如今我大明北方未平,西方與南方,也還有元朝余孽!
三十多萬大軍在外征伐,國家所有糧草輜重,都需以大軍為主。”
楊思義滿臉憤憤道:“微臣雖不是工部大匠,但也只鋪建一條五百多里的石泥道路,再營建一座與書院一般的武學!
這其中所需工匠勞役青壯,還有糧食錢財,乃是一天文數字。”
“如此多的錢財,足以供養北方大軍所需!”
“另,自古以始,沒有任何一個皇朝,去給武將營建武學。”
“微臣懇請陛下三思啊,此時營建武學,鋪建石泥道路,勞民傷財,是將北伐二十多萬大軍,豈置于不顧啊!”
“陛下,微臣也覺得楊尚書所極是!”
一旁,李善長也是拱手行禮。
上方,朱元璋沉思了下,看向劉英。
“雍泰,此事是你所提,你覺得當如何辦?”
老朱又不當人了!
劉英腹誹一句,便一臉正色道。
“回陛下,微臣實在是不知,鋪建石泥道路,營建武學,此乃利國利民大好事,這怎么好像對咱大明在外征戰的大軍來說,是一件大惡事?”
“另,楊尚書,咱記得你只是戶部尚書,并不是兵部尚書,也不是五軍都督府官員,更不是武將!”
“咱不明白,那些武將一個個聽到這事,都是歡天喜地,恨不得明日就營建好武學,鋪建好道路!”
“怎么到了你嘴里,這事就成了壞事?”
“難不成,那些武將一個個都頭腦昏庸,不懂事?
就你楊尚書深明大義,知兵事?”
“就你楊尚書,是真心實意對那些北征大軍考慮?”
“陛下與我工部上下一眾官吏,甚至是應天那些武將,則是昏庸無能?”
“軍師,這……”
楊思義愣了一下,急忙朝著朱元璋連連辯解。
“陛下,軍師誤會微臣了。微臣是真心實意為大明考慮,為北征大軍考慮啊!”
劉英繼續問道:“那不還是說,陛下不為大明考慮,不為北征大軍考慮?”
“軍師,下官絕無此意!”
楊思義滿臉鄭重道。
劉英一本正經的說道:“但你方才的話,就是這個意思,還一連說了兩次!”
“陛下,微臣真無此意啊!”
楊思義說不過劉英,就急忙看向上方的朱元璋。
見此,一旁的李善長忍不住心中暗罵一句,這個蠢貨。
不過,他手底下也就這么幾個靠攏過來的官員,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再栽在劉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