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都荒廢了?”江晚好奇地問。
“其實這些池塘都非常小,都是以前各家各戶自己挖的,隨便養養魚,一個也就一兩畝的樣子,現在村里面的老人都養不動了,年輕人又覺得魚腥味大,嫌麻煩,自然而然沒有人愿意養了,就荒廢下來了。”
他拿出村里的地圖,指著三個標記點:“喏,這一共三口池塘。這一口,”
他指著最近的一個,“是老王叔的,但他去年去世了,他侄子王強現在在你那里上班,你可以直接問他。”
“另外兩口呢?”
“這一口的主人是老李頭家,他們全家搬去海島市了,就長期住在那里不準備回來了,還有這一口,”村長指著最遠的一個,“是劉嬸的,她現在去市里面帶孫子了,但聽說以后還準備回來養老。”
江晚仔細記下這些信息:“謝謝村長,我先去聯系看看。”
——
接下來的兩天,江晚逐一聯系了池塘的主人。
正如村長所說,王強很爽快就答應了把叔叔的池塘租給江晚,“反正空著也是空著,你用得上最好。”
說完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本來自己的叔叔就沒有兒女,就他一個親人,況且他還在江晚這里上班,現在還要收租金,就感覺不好,畢竟魚塘也不是自己的。
本想著說不要租金,但是江晚硬要給,說一碼歸一碼。
江晚聯系到遠在海島市的老李頭一家時,對方聽說有人想租用池塘,倒沒什么反對,只是要求租金直接打到銀行卡上,并簡單簽個協議。
他們本來就不打算回來了,海島市生活樣樣方便,適合養老。
現在還有一筆收入,也算是不錯的。
最棘手的是劉嬸。
江晚打電話過去時,能聽到電話那頭小孩的哭鬧聲。
“租池塘?不行不行。”劉嬸直接拒絕了,“我以后還要回去養老的,想著自己回來之后可以養養雞養養魚,種點地養活自己,現在把池塘租出去了,以后我想養魚都沒地方。”
后面江晚解釋了,說可以簽訂合同,三年一簽,這樣可不可以。
最后得到的還是拒絕的回復。
其實還有個原因,她女婿是市里面的公務員,最是好面子,租魚塘并不能帶來多大的收益,反倒讓女兒接受女婿的白眼。
江晚理解地點點頭,盡管對方看不見:“我明白您的想法,劉嬸,沒關系,我再想想別的辦法。”
掛斷電話后,江晚回到村委會,向江福栓說明了情況。
“劉嬸不同意是吧?我猜也是。”江福栓并不意外,“她那口池塘位置確實好,舍不得也正常。”
“那怎么辦?我想擴大水產養殖,現有的池塘太小了。”江晚也有點愁。
江福栓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如果你確實很想擴建的話,可以把自家的田地改造一下,挖成魚塘啊!”
這個想法讓江晚眼睛亮了亮:“可以嗎?現在不是很多地都不能更改用途嗎?”
“當然可以,符合指標就行,你家有一塊靠山的地,本來就比較低洼,存水性好,改造成魚塘正合適。”
江晚興奮地拿出地圖:“你說的是哪一塊?”
“就這里,”江福栓指著地圖上的一片區域,“這塊地比較平坦,而且離水源近,算得上是比較適合挖魚塘的。”
“那我們還是自己挖魚塘吧。”
江晚當即決定,“讓我來想想怎么規劃。”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