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的事情塵埃落定后沒幾天,沈確就帶著周邊幾個村的村干部和養殖戶代表,浩浩蕩蕩地來到了秀水村。
這些村干部和養殖戶們態度都很謙遜,尤其是幾位村長,他們深知江晚是憑真本事帶著秀水村脫貧致富的,辭間充滿了請教的意思。
“江晚,你這果樹和蔬菜種得是真好啊!除了養魚,這種植方面有沒有啥秘訣?不用全教,指點一兩句也行啊!”清水村的村長誠懇地問道。
江晚站在田埂上,認真地說:“種地、養殖,說到底沒有一步登天的秘訣,最重要的是找準自己的路,踏踏實實做好基礎,再一步步擴展,我聽說過一個事,前年有哪種姜價格高,第二年好多人都一窩蜂去種,結果呢?市場飽和,價格跳崖式下跌,而且很多人不懂技術,種下去死了一大半,血本無歸。”
“其實論種地,大家估計經驗都比我多,可是我們除了種地,還要考慮市場和客戶,這種盲目跟風是最要不得的。”
“我理解各位都想為村里謀福利,讓百姓富起來,但一定要結合自己村的地理條件、土壤特性,還有市場的需求。”
“比如,咱們云州市的人普遍愛吃辣,花椒也是常用調料,但我觀察過,市面上八成的干辣椒和花椒都是從外省運來的。”
“為什么我們本地沒有人想著規模化種植呢?當然,我只是提個建議,不是讓大家全都一窩蜂去種辣椒花椒,如果當地有合適的山地、坡地,氣候也適宜,可以小規模試種,成功了再慢慢擴大,千萬別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過滿則虧。”
這話一下子說到了飛龍村村長王佑發的心坎上。
他激動地一拍大腿:“江老板!你這話可太對了!我們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前些年看人家種李子賺錢,全村集資,一股腦全種了李樹!結果呢?那李子又小又酸,根本賣不出去!”
他們去年李子樹虧損的事情,確實在整個鎮上都不是秘密了,就連開年會,鎮長也批評過。
現在大家是真明白了,適量不是少賺錢,是讓少虧錢,穩扎穩打最重要。
“是啊,農民攢點錢不容易,經不起折騰。”
“江晚看得透,盲目跟風害死人。”
“還是得找對路子,不能看別人干啥就干啥。”
江晚見大家能聽進去,俏皮地眨了眨眼,語氣輕松了些:“其實啊,咱們鎮長每年拉那個富裕村貧困村的榜單,初衷是希望看見大家你追我趕都富起來,但如果每個村都在自己的賽道上進步了,哪怕進步得慢一點,這個榜單的參考意義也就不那么絕對了,只要是在朝著好的方向改變,就值得鼓勵。”
一個面容黝黑、看起來壓力很大的村長抹了把額頭的汗,嘆氣道:“江晚,你是不知道,每次開鎮里的經濟工作會議,我看到那個排名,就感覺脊梁骨發冷,生怕自己村墊底,開完會那兩三天,真是干勁滿滿,想著回去一定要大變樣!可惜啊……回村沒幾天,就被各種現實問題磨得沒脾氣了……”
江晚溫和地問:“你是哪個村的?村里有魚塘嗎?”
那村長搖了搖頭:“我是山坳子村的,我們那地方,山多水少,沒有魚塘。”
“那你今天也來參觀魚塘?”江晚有些好奇。
山坳子村長憨厚地笑了笑:“機會難得嘛!來看看總能學到點東西,萬一有啥能借鑒的呢?就算養不了魚,看看你這管理和經營的思路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