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注到關于‘金砂貝’的爭論,深感有必要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澄清幾點:
1.‘金砂貝’是有明確形態學和生態學特征的貝類,其體型較小、生長緩慢、外殼具金色斑點是其顯著特征,風味鮮甜濃郁。
2.市場上流通的某些個頭碩大、顏色過于鮮艷的所謂‘金砂貝’,經我們實驗室抽樣檢測,實為普通貝殼或養殖貝類通過浸泡磷酸鹽、注射明膠等非法添加劑手段達到的‘美容’效果。此類做法嚴重違反食品安全法規,且破壞了貝類本身的口感和營養。
3.所謂‘地方差異導致叫法不同’,在此事件中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這并非a地叫a、b地叫b的差異,而是將a通過非法手段偽裝成b,并企圖讓b從此消失的惡劣行徑,數年前此類現象被曝光后,我以為公眾已能辨別,看來科普之路仍任重道遠。
4.視頻中這位叫華華的年輕人,對金砂貝特征的描述非常準確、到位,他展現了難得的求真精神和對自然產物的尊重,值得稱贊,真正優質的食材,不在于個頭大小,而在于其天然的風味和安全的品質。”
陳教授的發,如同一柄利劍,瞬間刺破了所有謊和迷霧。
權威的學術背景、清晰的科學界定、對造假手段的直接揭露,使得之前所有的“洗地”論都變得蒼白無力。
真相大白了!教授都出來說話了!
果然是造假!還扯什么地方差異,呸!
支持華華!支持金砂村!抵制假貨!
那些之前跳得歡的海鮮販子和博主,臉疼嗎?
錄屏保留了!以后再也不去那幾家市場買了!誰知道還會用什么冒牌貨騙人!
輿論瞬間逆轉。
之前那些攻擊華華、為假貨站臺的賬號迅速刪帖、沉默,甚至有的被平臺封禁。
不少網友開始自發抵制那些被點名的海鮮市場和商家,這場聲勢浩大的“打假”行動,最終以造假者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他們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風波平息后,江晚看著終于松了一口氣的華華,好奇地問:“華華,你跟那位陳教授……是不是提前聯系過?他怎么會在這么關鍵的時候出來幫你說話?”
華華撓了撓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姐姐,陳教授是我的‘忘年交’!”
江晚愣了一下,有點哭笑不得:“忘年交?你知道什么是忘年交嗎?”
華華用力點頭,很認真地說:“知道!就是年紀差很多的好朋友!我之前在網上查金砂貝資料的時候,有很多問題搞不懂,就看到陳教授在網上發表的很多文章和回答,我就試著給他發的郵箱寫信問了問題,沒想到陳教授真的回復我了!還很耐心地給我解釋,還夸我愛動腦筋,后來我有什么不懂的關于魚啊、貝殼啊的問題,都會問他,他都會回我,就這樣,我們就成好朋友了!”
江晚聽著華華單純而自豪的敘述,心里感慨萬千。
她沒想到,弟弟在默默經營自己愛好的過程中,竟然憑借著一顆純粹求知的心,結交了這樣一位學術界的權威人士,并在此次風波中得到了至關重要的幫助。
她看著華華,眼中充滿了欣慰和驕傲。
前進的路上,也有家人陪著自己一起前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