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是討論兩個小學畢業的人誰更好的時候,而是明明有更好的選擇為什么不選呢?他們這些人哪一個比不上廣播里念到的那些人?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知識青年們死活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大隊長,我們只是想知道,為什么我們知識青年就不能擔任學校的老師?我們到底比他們差在哪里?”為首的人質問道。
見他們目光堅定,一定要求一個答案,秦有福轉過身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摸出一張紙,展示到眾人面前,“這是上面下發下來的文件,上面有明確說明,鄉村小學的教師就應該從鄉村農民們中尋找,讓待業在家的初高中畢業生能夠走上工作崗位,提高農民的收入。”
“至于你們,文件里雖然沒有明確你們表明不能當老師,但是我們奉行的準則是,不提倡的我們就一律不執行。”
為首問話的那位知識青年接過文件一看,臉色頓時變了,微微泛白,薄薄的紙張都差點拿不住飄落在地。
原來是上面的授意,不允許他們知識青年當老師,可是,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一群知識青年失魂落魄,兩眼迷茫無措。
蘇清云站在角落里,見著這場面,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這個年代的知識青年簡直是這個時代的悲劇,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開闊的視野眼界,卻只能囿于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處處受到掣肘。
有的人或許以后能夠回城再打拼,可有的人卻被消磨了斗志永久地沉寂下去。
“走吧。”良久,見事情沒有了轉圜的余地,一群只是青年只好離開。
宋硯幾人至始至終一不發,他們其實比其他人要稍微好一點,因為畢竟除了家里寄來的補貼,他們還有之前蘇清云給的獎金,日子過得也還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