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結束后,中樞立即以東國的名義號召開始了新的各國聯合會議。
所有有資格觀看行動直播和能夠對海獸開展針對性開發與攻擊的國家全部參加了這次會議。
李云樞的手指劃過投影,將一組組實驗得到的數值放大展示。
“鱗甲平均厚度2—3米,由七層不同密度的生物甲片復合而成。”
“我們的穿甲彈,極限侵徹只有一米,而且沖擊波會被中間的氣腔層和脂肪層高效吸收、分散,很難造成實際性的傷害。”
在李云樞周圍的屏幕上是十二個國家的軍事代表,他們都通過外接網絡參與這一次會議。
此時,李云樞展示的資料已經提供給他們每一個人。
鷹家的詹姆斯少將的臉色非常難看。
“這不可能!”他盯著投影中的實驗片段,那是李云樞他們使用大當量沖擊波炸彈攻擊海獸的資料。
“我們做過實驗,大當量的水下激波炸彈就連航母都能擊沉,怎么會......”
“因為海水。”紅星聯盟的科瓦廖夫將軍陰沉地接話,“常規武器在水中的能量衰減率是空氣的八百倍。”
他將那段視頻放大,顯示出沖擊波炸彈在距離海獸三十米處就提前引爆,沖擊波僅僅讓那怪物晃了晃腦袋。
“而且這些海獸既然能夠極深的水下生存,本身抗壓能力就非常強,所謂沖擊波說到底也是一種定向壓力,這不奇怪。”
“東國軍人,你們關于海獸如何抵御水壓有研究嗎?我認為那個才是對付海獸的關鍵,而且還能大大提升我們相關方面的技術。”
李云樞微微點頭,他旁邊的東國生物專家董博士立即走上前來調出一組全新的數據模型。
全息投影中浮現出深海環境的模擬畫面,一只海獸正以優雅的姿態在萬米深淵中游弋。
“這正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董博士放大海獸體表的鱗片結構,“這些生物鱗片在高壓環境下會形成特殊的分子排列。”
隨著他的操作,投影分解出七層鱗片的微觀結構,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那層蜂窩狀氣腔,每個氣孔都呈現出完美的六邊形。
“在深海壓力下,這些氣孔會壓縮成納米級的緩沖層。”
董博士指著不斷變化的數據曲線,“我們的測試表明,當外部壓力達到1000個大氣壓時,這層結構能分散掉97%的沖擊能量。”
“它們體內還有一種特殊的生物凝膠,能在鱗片受損時快速修復。”
“我們提取了少量樣本進行分析,”董博士推了推眼鏡,“發現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生物晶體,能夠根據環境壓力自動調整分子排列方式。”
詹姆斯少將突然打斷他的話:“等等,這種自我修復機制...你們已經成功仿制了?”
“沒有。”董博士遺憾的搖了搖頭。
“這也是這次會議的其中一個目標。”
“我們會向各國提供采集到的樣品,希望各國能夠共同研究,早日將其變成我們人類能夠使用的技術。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壓抑的驚嘆和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