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民兵接過手續,仔細地核對著車牌號、貨物清單,嘴里念著:
“食用油……特供面粉……”他抬頭看向車廂:
“車上還有其他東西嗎?打開篷布檢查一下。”
聽到這兒,何衛國很自覺地打開車門跳下車,和劉軍一起動手,解開了捆得結結實實的粗麻繩,嘩啦一下拉開了厚重的防雨篷布一角,露出里面碼放整齊的面粉袋和固定好的油桶。
民兵踩著輪胎邊緣,探頭仔細檢查了一番,確認貨物與清單無誤,堆放也穩妥,臉上的表情這才緩和下來,點了點頭:
“好了,沒問題了。路上行車注意安全!夜里就別跑了!”
“哎!謝謝同志提醒!我們一定注意!”何衛國連忙應道,和劉軍一起重新蓋好、捆緊篷布。
過了檢查站這道關,劉軍重新發動車子,卡車緩緩駛離。
開出一段距離后,劉軍才松了口氣,對何衛國說:
“衛國,你要困了就瞇會兒。”
“要是不困呢,就多看看,記記路。”
“沒啥問題的話,我先一口氣開到涿州,到了涿州再換你來開。”
何衛國搖搖頭:
“劉哥,我不困。第一次出車,正得好好記路線呢,還得靠你多提點提點。”
“有些關鍵地方你打了招呼,我才知道下次該怎么走。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哪能睡覺?”
劉軍聽他這么說,嘿嘿一樂:
“行啊!衛國兄弟,你小子這覺悟真不錯!”
“你都不知道,前些年我跟著老師傅跑的時候,那真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漏掉啥重要標記。”
“但你不一樣,你是部隊上下來的,部隊上跑的路線可比咱們這復雜多了,技術你也沒問題。”
“主要就是熟悉一下地方上這些條條框框、規矩習慣。我看你跑這一趟,基本就能出師了!”
何衛國笑了笑,又掏出煙給兩人點上:
“劉哥,你說哪兒的話,太抬舉我了。”
“部隊是部隊,地方是地方,流程規矩都不一樣。”
“我回來了也是懵懵懂懂,該學就得老老實實學。”
聽他這么說,劉軍笑得更滿意了:
“行!我看你小子做事這股認真勁兒,真不一樣!部隊下來的兵,確實靠譜!”
兩人就這么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劉軍沿途不斷給何衛國指點:
哪個彎要慢,哪段路看著平實則暗坑多,哪個岔路口要認準哪棵歪脖子樹……
許多劉軍覺得習以為常的東西,對何衛國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經驗。
他們從永定門出發,途經顛簸的盧溝橋、穿過良鄉,最后目標涿州。
原本預計四小時的車程,等他們終于看到涿州界碑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左右了——整整花了六個小時!
在涿州境內107國道邊的一棵老槐樹下,有個司機們慣常歇腳的地方。
劉軍把車靠邊停好,這里已經停了另外三輛貨車,幾個司機師傅正坐在路邊石頭上歇息,還有人直接躺在樹蔭下打盹。
劉軍早就累得不行了,這年頭連續開六小時車,尤其是這種路況和車況,真是個體力活+技術活。
何衛國在旁邊看著,很多坑洼路段劉軍幾乎是站著在掄方向盤。
停穩車,劉軍拿出搖把,打開引擎蓋支好,給過熱發動機散熱。
他接著從自己那個鼓鼓囊囊的挎包里掏出干糧:幾個硬邦邦的玉米面窩頭、一罐自家腌的蘿卜條咸菜,最后還神奇地摸出幾個煮雞蛋。
他分了一大半給何衛國:
“來,兄弟,咱倆一人幾個。”
“你嫂子非讓帶的,知道咱出車辛苦,多備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