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伯自已單獨坐了一方,何大清帶著小雨水坐了一方,何衛國因為塊頭最大,一個人坐了一方。
這樣一來,桌子上就自然而然地空出了一方,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想讓傻柱和王翠蘭坐在一起。
對于這個安排,傻柱和王翠蘭雖然都有些不好意思,臉上微微發燙,但誰也沒扭捏推辭。
王翠蘭低聲說了句“柱子哥,坐吧”,自已就先在那條長板凳的一側坐下了。
傻柱“哎”了一聲,也跟著在她旁邊坐了下來。
只是這畫面稍微有點滑稽——他倆都不是那種嬌小瘦弱的體型。
傻柱身板結實,王翠蘭也是高挑健康,兩個人并排坐在一條窄板凳上,空間頓時就顯得有些擁擠,胳膊肘都不太好意思亂動,生怕碰到對方。
但即便如此,旁邊的人打眼一看,卻都覺得這兩人坐在一起,一個憨厚結實,一個爽利健康,倒是格外般配,頗有那么點“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感覺。
這也讓雙方家長都在心里暗自點頭滿意。
王大伯作為主人,率先開口招呼:
“來!大清兄弟,衛國,雨水,都動筷子!千萬別客氣!”
“家里沒啥好菜,就是點家常便飯,管飽!”他的熱情溢于表。
旁邊的王翠蘭也趕緊跟著招呼,聲音比平時溫柔了許多:
“何叔叔,何大哥,雨水妹妹,你們快吃吧。”
“我知道你們趕路肯定餓了,別客氣啊。”
“不管好不好,咱先吃飽肚子再說。”
她一邊說,一邊主動拿起一個白面饅頭,遞給了年紀最小的雨水。
何家幾口人顯然也是真餓了,早上吃的那些早就消耗完了,此刻聞著這誘人的飯菜香味,也沒再多說客套話,道了聲謝,便端起碗開始吃飯。
你還真別說,在這充滿鄉土氣息的農家小院里,吃著這用豬油炒的、帶著鍋氣的農家菜,就著暄軟的白面饅頭,感覺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比在城里吃飯似乎更多了幾分踏實和香甜。
傻柱的廚藝也確實沒得挑,簡單的食材做出了不簡單的味道,連挑嘴的雨水都吃得腮幫子鼓鼓的。
吃飯期間,大家也會閑聊幾句,問問地里的收成,說說城里的新鮮事,氣氛倒也融洽輕松。
很快,一頓飯就在這種看似隨意實則各懷心事的閑聊中慢慢接近了尾聲。
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碗筷,桌上的氣氛不知不覺就變得稍微正式和安靜了一些。
大家心里都明白,飯也吃了,天也聊了,是時候該進入今天的正題了。
無論是王大伯還是何衛國這邊,其實都很想了解兩個年輕人單獨相處后,彼此到底是個什么想法,進展到哪一步了。
倒不是說有多八卦,而是這年月的現實條件就擺在這里——交通不便,通訊基本靠捎信。
如果今天相親不能拿出一些實質性的進展和明確說法,下一次再想碰面細聊,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很可能這次見面之后就不了了之。
但這種情況下,肯定不能讓女方先開口表態。
何衛國作為男方家里說話的,覺得自已必須得先站出來。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轉向坐在對面的傻柱,語氣變得認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