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府門口,蕭晏辭扯著韁繩,一眼不錯地往門里看。
八抬大轎出了蘇府,蕭晏辭再次囑咐:“穩著些。”
他的聲音傳進耳朵,轎內,蘇年年忍不住大大揚起唇。
終于等到這一天。
按照規矩,喜轎是要繞城的。蕭晏辭心急接人回府,但更要跟全京城的百姓炫耀自己娶妻。
鵝毛般的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整個京城都變成了綿綿白色。遠遠看去,紅白交映,耀眼奪目。
道兩旁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百姓,迎親隊伍一邊走,一邊發放喜糖。
百姓們祝福的話語不絕于耳,蘇年年坐在轎內,唇角就沒落下過。驀地,一聲響亮的鑼聲傳入耳中,鼓聲鞭炮聲接踵而至。
蘇年年微怔。
她記得皇室娶妻,沒這么俗套的陣仗啊?
念桃跟在轎側,邊走邊喜滋滋解釋道:“小姐,這是王爺吩咐的,聲越大越好。”
玉影接著道:“王妃,主子爺說了,要讓全京城都知道你是晏王府的人!”
蘇年年一陣心顫。
雖然即便不這樣,京城上下也會知曉,但蕭晏辭對婚事越重視一分,她心中就更雀躍一分。
終于,在城內繞了幾圈后,喜轎從晏王府正門抬入。
晏王府整體是幽綠色調,今日只要能綁的地方幾乎都綁著喜慶的紅綢,紅綠呼應,有種詭異的碰撞美。
射了轎門,蘇年年在喜娘的攙扶下走下轎,一條紅綢繡球的一端被塞進手里,另一端由蕭晏辭牽著。
火盆默默在不遠處兀自燃著——跨火盆的環節被蕭晏辭取消了。
因為他聽人說,民間流傳一種說法,新娘跨火盆是為了驅走女子身上的晦氣。
他不覺得蘇年年有什么晦氣邪祟。
鑼鼓鞭炮聲中,二人牽著繡球走進喜堂。
皇帝本就對這樁親事窩火,隨著蕭景勢力猛漲,能與蕭南抗衡,皇帝更忽視蕭晏辭,今日沒來觀禮。當然,蕭晏辭也不需要他的祝福。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高堂上是蘇臨海自己,拜過之后,二人又朝著皇宮的方向拜了拜。
蘇年年知道,他們其實拜的是蕭晏辭在宮中故去的父母,而非當今皇帝。
“夫妻對拜——”
最后一禮,二人拜得極深。
一個要感謝蕭晏辭兩世的愛護,一個要感謝蘇年年從小對自己憐惜。
他們相信,今后有對方相伴的日子,會幸福甜蜜,快樂美滿。
進了洞房,掀了蓋頭,二人一起飲了合巹酒,禮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