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黎明,太陽還尚未出來的時候,袁崇煥被竹籃子放了下來。
當袁崇煥回到中軍大帳中時,一眾將領圍了過來。
“大人,怎么樣?陛下說了什么?”吳襄看著一臉興奮的袁崇煥,急忙問道。
袁崇煥此時手中拿著一封圣旨,他將圣旨放到桌子上,清了清嗓子,開口道:“陛下加封我為太子太保,榮祿大夫,左柱國,御賜莽服。”
“大人不愧是大人,光見一次陛下都能弄來這些。”吳襄看著袁崇煥手中的圣旨,嘖嘖稱奇道。
中軍副將何可剛也是一臉興奮的道:“大人乃是朝廷柱石,當的如此,當的如此啊。”
袁崇煥聞,哈哈大笑起來,“行了,別說這些沒用的,眼前最緊要的如何將城外建奴擊破。”
“大人,城外可是有十幾萬建奴兵啊,雖然
其中漢八旗和草原韃子占了將近一半,可建奴精銳都在啊。此戰不好打啊。”
祖大壽看著袁崇煥,一臉忐忑的道。
在來援的路上,關寧軍抓到了幾個建奴探馬的舌頭,一番嚴刑逼問之下,倒也摸清了此次建奴軍隊的組成。
“呵呵,我如何不知道?建奴勢大,但咱們背靠城墻,城墻上有紅衣大炮,倒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現在,傳我命令,埋鍋造飯,一個時辰時候全軍集結。”
袁崇煥一拍桌子,厲聲道。
“遵命!”
大賬中的眾人沖著袁崇煥一抱拳,隨后紛紛向外而去。
于此同時,一支大約四千人左右的騎兵從京城東面朝著袁崇煥這邊而來。
來者正是在遵化城被皇太極擊敗的滿桂。
“前面駐扎的就是關寧軍吧?”滿桂指著前方正在滿是炊煙的大營,對著身旁的一個親衛詢問道。
“回大人,根據夜不收來報,前方的人馬正是昨天晚上剛剛到達京城的袁崇煥。”那親衛回道。
滿桂思索了一會兒,說道:“咱們離他們遠點,將軍隊駐扎距離德勝門五里之外的地方吧。”
滿桂和袁崇煥不合,所以滿桂不想和袁崇煥糾纏在一起。
與此同時,宣鎮的兵馬也在呂大梁的帶領下緩緩的到達了京城。
呂大梁和袁崇煥不熟,再加上關寧軍都是一群驕兵悍將,相處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就將軍隊和滿桂的軍隊駐扎在了一起。
呂大梁是宣鎮總兵,滿桂是大同總兵,兩個地方距離的比較近,所以兩人也認識。
“遵命!”
此時,建奴的營中也冒起了道道炊煙。
皇太極此次從喜峰口破關而入,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但其實也只有十萬多一點。在昨天的時候,莽古爾泰和阿敏領著各自人馬以京城為中心向著四周劫掠而去,所以現在的建奴根本就沒有十萬人,差不多有八萬人左右吧。
皇太極吃過早飯之后,將將領都集中了起來。
“一個時辰之后,集結重兵,全力進攻廣渠門。如今咱們手中的兵馬不多,必須擊中兵力。如果兵分分散的話,根本就沒有可能攻破京城城墻。”
皇太極看著大賬中的眾人,緩緩說道。
“此戰由漢八旗為正面先鋒,正白旗為側翼,鑲白旗為后軍,鑲黃旗處于后方壓陣。”
“奴才遵旨!”
大賬中的眾人沖著皇太極一拱手,隨后向著外面而去。
……
“報,建奴已經全部集結完畢,似乎想要攻打廣渠門。”
袁崇煥剛剛將軍隊集結起來,一個傳令的士兵就沖了過來。
袁崇煥看著那士兵,“消息準確嗎?”
“回大人,千真萬確。”
袁崇煥對著那人擺擺手,沉聲道:“行了,本官已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還有,大同兵馬和宣鎮兵馬也已經到了,駐扎在了距離咱們五里之外的地方。”那士兵再次開口道。
“呵呵,這兩個廢物也來了?”袁崇煥聞,冷笑兩聲,隨后道:“不用管他們,你們接著給我盯著建奴。”
“是!”那士兵沖著袁崇煥行了行了一個軍禮,隨后向著外面而去。
袁崇煥看著已經集結起來的隊伍,看向跟在自己身旁的祖大壽吳襄和何可剛等人。
“中軍副將何可剛何在?”
“末將在!”
“本官命令你率領五千人充做前鋒,率先向著廣渠門進發,務必要敢在建奴之前抵達。”
“末將遵命!”
“祖大壽何在?”
“末將在!”
“本官命令你率領一萬人馬,緊緊跟在前鋒身后,倘若前鋒出現頹勢,你部立馬補充上去。”
“遵命!”
“吳襄何在?”
“末將在!”
“本官命你率領八千人馬充做側翼,掩護前鋒突進。”
“末將遵命!”
“剩余人馬,全都聽我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