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克善和滿珠習禮來到宣鎮時,作為娘家人的他們自然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雖然吳克善和滿珠習禮都是科爾沁部的人,但是他們穿著明人的衣服,也學著明人的樣子梳著發髻,再加上他們的漢話說的都不錯,所以宣鎮中的百姓還以為他們都是大明人。
至于他們的手下,趙文也將他們安排在空出來的軍營中。
畢竟宣鎮的百姓常年受到韃子的侵擾,而這些人中會說漢話的可沒有幾個,倘若被他們溜到大街上,被宣鎮的百姓發現,到時候引起恐慌可就不妙了。
海蘭珠的身份除過趙文這些人知道之外,其他人知道的很少。曹化淳也見過幾次海蘭珠,雖然對海蘭珠的身份也有所耳聞,但他卻從來沒有過問過。
就算海蘭珠真的是科爾沁部的人又如何?趙文都沒怕,他怕啥?
至于崇禎,他只是知道有海蘭珠這個人,并不知道海蘭珠的身份。
曹化淳從來沒有對崇禎說過海蘭珠的身份,崇禎也沒有問過。
畢竟深處皇宮的他,再加上他被東林黨人忽悠,將錦衣衛和東廠禁足。所以他的消息來源實在是有限,大多數時間里,崇禎都是一個睜眼瞎。
“咱們真的不說嗎?”
宣鎮城中,一個裝扮的喜氣洋洋的前院中,滿珠習禮一糾結的看著吳克善。
吳克善看著滿珠習禮,低聲呵斥道:“我說你怎么就一直在糾結這個事情?這件事情我不是都說過了嗎?日后再說,如今海蘭珠馬上就要出嫁了,這事日后再說,我不想在海蘭珠的婚禮上出現其他不好的事情。”
滿珠習禮看著吳克善,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向著海蘭珠所在的后院而去。
“阿哈,阿布真的沒來嗎?”
海蘭珠剛剛走到院子里,就看見吳克善和滿珠習禮走了進來。
“阿布他沒來,如今部落中出了一點小事,他讓我們來了。”
吳克善看著海蘭珠,一臉笑意的道。
海蘭珠一聽這話,臉色瞬間陰沉了不少。
“阿布他之前對我說過,說我出嫁的時候,他一定會將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現在怎么說話不算數了呢?”海蘭珠看向北方,情緒低落的道。
吳克善見此,急忙安慰道:“阿布早都想來了,只不過部落中確實出了一些事情,如今阿布正在處理這些事情,等到這些事情處理完畢之后,他就會來的。只不過,這來的時間可能會晚一點。”
“是啊是啊,就是來的時間能晚一點。你放心,你出嫁的事情有我們兩個,我們可以將這些事情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滿珠習禮拍著自己的胸脯,朗聲說道。
“對了,婚禮具體定在了哪天?”吳克善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看向海蘭珠。
海蘭珠坐在吳克善對面,雙手不停的玩弄著自己垂下來的頭發,“大婚的時間定在了過年的那一天,只不過這邊的婚禮儀式很復雜,婚禮正式進行之前還有著很多的事情要做。明天好像就是什么納采。”
“明天就是納采了,幸虧我們及時趕來,不然的話,納采的時候我們沒在,你豈不是就要尷尬死了?”吳克善笑道。
吳克善對于漢文化也頗有研究,對于漢人婚禮也比較熟悉。
婚禮六禮第一禮就是納采,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后,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你們還好意思說,趙文不是很久之前就通知你們了嗎?你們怎么這個時間才到?”海蘭珠一臉幽怨的看著吳克善和滿珠習禮。
“我這不是都來了嗎,你怕啥。”吳克善安慰道。
......
第二天時,吳克善和滿珠習禮穿著整齊,坐在大廳中,靜靜地等待著趙文。不光是這兩個人,就連劉文眾也是穿戴整齊的坐在大廳中,靜靜地等候著。
當太陽上升到半空中時,齊青田的領著一大幫子人帶著各種各樣的禮物走進了院子中。
“劉先生!”剛剛走進大廳,齊青田就先沖著劉文眾拱著手,行了一禮。
“還有兩位臺吉。”齊青田又看
向吳克善和滿珠習禮。
整個納采的流程本來挺復雜的,可經過劉文眾的簡化之后,簡單了不少,整個流程進行了沒多長時間就結束了。
納采之后就是問名,這一流程也沒花費多長時間。
整個婚禮之前的流程飛快的進行著,當婚禮正式到來的那一天時,整個總兵府被打扮的喜氣洋洋,無數下人在總兵府中忙碌著,為婚禮做著安排。
趙文坐在大廳中,將崇禎賞賜的麒麟服穿了起來,胸前掛著一朵大紅花,不停的笑著。
“大人,馬上就是吉時了,迎親的隊伍已經準備好了。”齊青田看著趙文,緩緩說道。
今天劉文眾作為李小穎的家屬,所以就陪在了李小穎的身邊,并沒有在此。
趙文點點頭,緩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出發吧。”
趙文站了起來,在齊青田以及眾人的陪同下向著外面而去。
李小三如同吃了興奮劑一樣,在趙文身邊跑來跑去。
至于趙小妮,則一臉高興的拿著一根糖葫蘆,跟在李小三的身后,撲棱著小腿。
整個總兵府中的人都將自己的新衣服穿了起來,臉上洋溢著高興的笑容。
趙文在齊青田的陪同下,向著外面早已準備好的車隊而去。
整個車隊中,前去迎親的人都穿著大紅色的衣服,那兩頂轎子都被紅色的綢緞裝扮起來。
抬著轎子的車夫乃是趙大牛等這些參將,原本這些事是輪不上他們的,可是他們非要抬轎子,趙文拗不過他們,只好同意了他們。
在車隊的前面,有著一匹帶著紅花的高頭大馬,趙文走到高頭大馬的前面,直接翻身上馬。
齊青田看著已經做好準備的趙文,扯著嗓子喊道:“鳴炮,出發。”
隨著齊青田的話音落下,十幾掛鞭炮被早已準備好的隨從點了起來。
在鞭炮的聲響中,趙文騎著高頭大馬向著前方緩緩而去。
不僅是鞭炮聲,當迎親的隊伍出發之后,站在車隊兩旁拿著嗩吶的樂手吹吹打打起來。
迎親的隊伍每經過一個路口,就要放一掛鞭炮,幾乎在每一個路口都有圍觀的百姓。
趙文看著這些圍觀的百姓,從懷中掏出一把銅錢,直接向著百姓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