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指著框子中的銀幣,對著章賀郎說道:“這些銀幣可是能改變整個大明的東西,一定要好好對待,馬虎不得。”
“大人放心吧,這些銀幣我們會好好對待的。”章賀郎道。
趙文又在造幣廠中轉悠了幾圈,隨后向著外面而去,在離開的時候,趙文對著章賀郎說道:“這些銀幣全部制造出來之后就趕緊去發行出去,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其發行出去。”
......
十幾天之后,造幣廠中已經制造了差不多五百多萬個銀幣。
這五百多萬個銀幣每個重一兩,其中白銀占了七分,那就是說這一個銀幣就能賺三分銀子。
那這五百多萬個銀幣就能賺取一百五十多萬兩白銀,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轉手之間就是暴利。
加上之前鑄造出來的銀幣,總共加起來差不多有些七百多萬個銀幣。
當這些銀幣被制造出來之后,趙文就讓人將其送到了大明北方各個銀行當中。
一時間,宣鎮中運送銀幣的馬車絡繹不絕,無數銀幣用桑麻紙包成長條狀被裝上車,向著處在大明北方各個省城的銀行而去。
在京城有一個安富坊,這里是明朝時候的商業街,坊中的商鋪多如牛毛,而京城的大明銀行就剛好矗立在這里。
大明崇禎四月的一天,這天天氣晴朗,天上萬里無云,陽光照射在行人身上暖洋洋的。冬日過去之后,坊中的人趁著這大好的陽光在外面游玩。
很多商鋪茶館中待滿了人,無數人簇擁在茶館酒樓中聽著讀報人讀著最新版本的大明報。
就在這時,一隊由一百多個孔武有力的大漢押送著的車隊從坊間的盡頭緩緩地走了進來。
很多人看向這伙古怪的車隊,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就在眾人好奇之間,這車隊停在了大明銀行的前面。
“這是干什么的車隊?為何會有這么多人押送?”一個坐在茶館中的中年書生看著這車隊,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還能是什么東西,無非就是一些銀子罷了。”茶館的老板提著一壺茶走到這個中年書生面前,為他添了一杯熱茶,臉上滿是羨慕之色。
“也不知道這個大明銀行的后面究竟是哪尊大佛,竟然將英國公搶了之后還完好無損。”中年書生看著從車隊上搬運木質箱子的大漢,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這誰知道呢。反正能在搶了英國公府之后還安然無恙的,這還真是大明頭一遭啊。”茶館老板看著銀行緩緩說道。
......
“都給我小心點,趕緊將這些箱子端到庫房中去吧,同時,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禁止靠近庫房。”
京城大明銀行的管事拿著一本冊子,清點著裝著銀幣的箱子,嘴里還不停的呼喊著。
這些搬運箱子的大漢小心翼翼的將木箱子抬了起來,向著銀行的庫房而去。
一個多時辰之后,所有的箱子都已經入庫完畢。管事清查無誤之后,隨即讓人將幾個木箱子搬運到了銀行的大廳暫時存放銀子的地方。
太陽漸漸西斜,一個穿著青色長袍的讀書人樣子的中年人走進了銀行中。
他剛一走進去,一個銀行的工作人員就迎了上去,“這位先生需要辦理什么業務?”
中年人從懷中取出一個用宣紙制成的小冊子,緩聲說道:“我是來取錢的,過幾天我兒子就要大婚了,需要置辦一些東西,所以我就想將我存在銀行中的銀子全都取出來。”
這個小冊子就是銀行發給儲戶的存折,是儲戶存錢和取錢時憑證,和后世的存折差不多,但是沒有后世的那種磁條。
這存折總共有三份,一份在儲戶手中,一份在京城的銀行中,最后一份則在宣鎮的銀行總部中。
每一個月,各地的銀行就會將自己銀行的賬冊以及流水上交給宣鎮的總部銀行。
總部銀行會對這些賬冊進行清算,清算完畢之后就會將賬冊重新發放下去。
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弄虛作假。
工作人員從中年人手中接過冊
子查看了一番上面防偽的標記之后,就拿著這份存折向著一個柜臺而去。
“劉先生,這位先生要取錢。”
工作人員領著中年人走到一個柜臺前,將手中的存折交給柜臺后面的賬房。
大明銀行柜臺上的人員基本上都是些經驗豐富的賬房,只有這些賬房才能快速以及準確的辦理這些事情。
中年人坐在柜臺前的椅子上,看著柜臺中劉賬房,“這位先生,我想將存折中的所有銀子全都取出來。”
劉賬房打開存折,查看了上面的編碼,隨后從柜臺中取出一個厚重無比的冊子,在上面查找起來。
這個厚重的冊子乃是辦理存折時的存根,以及這個存折在銀行中每次在銀行中辦理業務時所留下來的記錄。
劉賬房翻找了片刻,隨后在冊子中找到了中年人的存折存根。
劉賬房將兩個比對無誤之后,又從旁邊的一個柜子重取出一個和中年書生的存折查不多的折子。
劉賬房將這個折子再和中年書生的存折對比無誤之后對著中年人說道:“你這存折上面帶上利息一共還有七十兩銀子,你確定全部取出來?”
中年人沉聲道:“全部取出來吧,只是七十兩銀子而已。”
劉賬房點點頭,隨后將一根朱紅色的毛筆從桌子上的筆架上拿了起來,在存折以及存根上記錄了起來。
片刻之后,劉賬房看著站在自己身后為自己打下手的小廝,緩聲道:“去給這位先生取七十個銀幣過來。”
小廝點了點頭,隨后向著后面而去。
坐在柜臺前面的中年人一臉疑惑地看著劉賬房,“銀幣?這是什么東西?我從來沒聽過啊。”
劉賬房笑道:“和銀子是一樣的東西,只不過形狀不同罷了。”
中年人看著劉賬房,臉上蠻熟疑惑之色。
和銀子一樣?就是形狀不一樣?這形狀怎么一個不一樣之法?這市面上的銀子基本上都是些散碎銀子,這能有什么不一樣的?難不成這銀行中的人將市銀鑄造成了官銀的樣子?這可是殺頭之罪啊,這大明銀行的膽子還真是不小啊。
就在中年人胡思亂想之際,剛才到后面去的那個小廝端著一個竹筐子又走了回來。
小廝將手中的框子放到柜臺上,指了指框子中用桑麻紙包好的銀幣,對著劉賬房說道:“先生,這里面是七十個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