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文繪制的面值最大銅錢重量也是一兩,整體樣式上和一兩重的銀幣差不多,除過材質不同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完全一樣。
除過一兩重的銅錢,趙文還繪制出了五分、兩分和一分銅錢。
這些銅錢和銀幣的規格也是一模一樣的。
為了避免混亂,趙文將銀幣和銅錢之間的換算設置為一兩銀幣等于一百枚一兩銅錢。
當這些東西都繪制完畢之后,天色已經逐漸黑了下來。
趙文將繪制好的圖紙放到桌子上,隨后伸了伸懶腰向著后院而去。
走在后院中,看著天上的月亮,趙文不由自主的喃喃說道:“這都好幾個月了,為啥她們兩個肚子里都沒有動靜?”
和很多男人一樣,當趙文結婚后,趙文最大的愿望就是抱一個大胖小子。
“我最近補藥沒少吃啊,可為啥一直沒有動靜呢?真是奇怪!”
趙文一臉郁悶的向著后院而去。
……
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時,趙文吃過早飯之后就拿著昨天繪制的圖紙向著煉鐵廠而去,讓煉鐵廠制造打造這些東西的錢范。
畢竟銅和銀的物理性質不同,所以在錢范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
這些銅錢趙文也打算用鍛壓的方式生產,畢竟鍛壓的方式可是最快,成本最小的。
趙文在抄晉商時,也查抄到了不少的銅錢,所以這銅錢銅料的來源倒是不缺。
當趙文將這一切都辦完之后,又將劉文眾叫到了書房中。
“大人,您找我?”
劉文眾站在趙文的書房中,看著坐在椅子上的趙文,沖著他拱拱手,緩聲問道。
趙文應了一聲,隨后站起身來,從旁邊的書架上將之前在京畿之地繪制的魚麟冊取了出來。
“之前一直忙著煉鐵廠和造幣廠的事情,如今也是時候將京畿之地的土地占領下來了。
這是上次我在京城的時候繪制的魚麟冊,你先看一看,盡快弄一個章程出來。”
趙文將魚麟冊交給劉文眾
,緩聲說道。
劉文眾接過魚麟冊,隨意的翻了幾頁,隨后問道:“大人的意思是?”
趙文道:“這些事情你自己看著辦吧,我沒有什么意見,畢竟這種事情我不太擅長。”
“遵命!”劉文眾沖著趙文拱拱手,隨后拿著魚麟冊走了出去。
與此同時,遠在山西平陽府的周家三兄弟正坐在一間房子中商議著事情。
當劉長福的叔父劉長青回到平陽府的時候,趙文就將周家三兄弟派到了平陽府。
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收攏從陜西那邊逃難過來的百姓,然后將收攏起來的百姓送到宣鎮。
原本李自成和高迎祥等流賊只是在陜西之地流竄,可在三邊總督洪承疇的高壓之下,他們逃離陜西,東渡黃河,向著山西這邊而來。
因為高迎祥東渡黃河的時間比較早,再加上山西之地的官員腐敗不堪,當這些流賊沖入山西境內之后,他們第一時間想的不是該如何抵抗,而是上書彈劾洪承疇,說他剿匪不力,故意將這些流賊向山西驅趕。
這樣一來,就使得流賊在山西有了發展的時機。
一下子,整個山西境內風聲鶴唳,高迎祥的聲勢更加的浩大起來。
當高迎祥發展起來之后,李自成又東渡黃河,向著高迎祥而去。
不僅是高迎祥和李自成,連同以王自用為首的三十六營流賊也一起渡過了黃河,在山西之地肆虐。
這就使得山西這邊的壓力大增,周老六在平陽府中設置的招募流民的據點幾乎天天爆滿。
因為周老六設置的收攏據點比較早,所以在山西之地當中,名聲也比較響亮。
山西境內的官員巴不得有收攏難民的出現,所以他們不僅沒有阻止,反而還替周老六他們揚名。
如今陜西山西的這些流民都向著平陽府而來,一時間整個平陽府中到處都充斥著流民。
如果不是平陽府知府在周老六他們的威逼利誘之下屈服了他們,不然的話平陽府知府早就將這些流民趕出去了。
可周老六手中的兵力滿打滿算也才有一千余,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個局面。
“老七老八,不如咱們上報大人求援吧。”周老六看著房間中的兩人,緩聲說道。
周老七一拍桌子,沉聲道:“求援?這個辦法固然好,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樣一來不就顯得咱們無能嗎?
咱們三個可是跟著大人最早的那一批人,當初在龍門堡的時候,咱們可是最早投奔大人的。
如今咱們三個當中,也只有六哥是一個千戶,雖說六哥這千戶中有著四百多的56半,五十多40火和56式輕機槍,可終究還只是一個千戶。
再看看張賀王沖他們,跟隨大人的時間比咱們要晚多少,可人家現在是一路參將,咱們如果這個時候向大人求援,這讓大人怎么想?這豈不是顯得咱們特別無能?”
周老六看著一臉憂郁的周老七,深吸一口氣,緩聲道:“老七啊,如今咱們都不是毛頭小子了,有些事你應該要想明白。
為什么大人會將咱們放到這個平陽府,而且還給了咱們四百多桿56半?甚至還有五門迫擊炮。
這些裝備,估計也只有大人的親衛營能比了吧。
你難道就沒有想過,為什么大人可以將這些東西都交給咱們?還不是看在咱們都是老人,而且對大人忠心耿耿嗎?
雖說如今張賀王沖他們已經是一路參將了,可是在大人的心中,還是和咱們親近。
不然的話,大人怎么可能將這些東西放心的交給咱們。”
周老六看著兩人,再次說道:“這些人口對于大人來說象征著什么我想我不用說你們也明白,所以,這件事咱們一定要及時通報大人,讓大人多派點人手過來,同時再多運送點糧食過來。
如今,咱們軍中的糧食只剩下不足十天的量了,如果流民還一直增加的話,咱們手中糧食的消耗速度會更快。”
周老六看著房間中的兩人,拍板而定,隨后讓人將軍中的參贊找了過來。
周家三兄弟乃是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大字不識一個,所以這上報求援的事還得這些參贊來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