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趙文能將宣鎮的事情交給他,看來這個劉文眾乃是趙文的鐵桿心腹了,看來以后想要在宣鎮立足,就先要和這個劉文眾打好關系了。”
洪承疇下定決心,只要到了宣鎮,那就一定要先和這個劉文眾打好關系,不然的話,肯定會沒有好果子吃。
“那這個劉文眾有沒有什么愛好呢?又或者他喜歡干什么事情?”洪承疇不著痕跡的問道。
周老六輕笑一聲,瞬間就明白洪承疇的想法。
無非就是想通過投其所好這種方式來討好劉文眾罷了。
“你說的這個,我還真不清楚。雖然我跟隨總兵大人的時間很早,可是我在總兵大人身邊待的時間不長,老早之前我就被派到山西平陽府去了,很多事情我并不清楚。”周老六拍打著面前的加農榴彈炮的炮管,緩緩說道。
洪承疇一愣,“山西平陽府?這是怎么回事?”
洪承疇根本不知道趙文還派人占領山西平陽府的事情,所以在聽到周老六提到山西平陽府的時候就有些疑惑。
看著一臉懵逼的洪承疇,周老六也不在隱瞞。“算了,你現在都已經投降我們了,有些事情也該讓你知道了。反正這件事情在宣鎮也算是一件人盡皆知的事情。
在很早之前,總兵大人還只是龍門堡守備,那個時候總兵大人就開始將我和一眾兄弟派到了山西平陽府。
我領著人馬在山西平陽府也經營了幾年,我不敢說將平陽府經營的鐵板一塊,但也能稱得上是將平陽府死死地捏在了手中。”
洪承疇看著周老六不像是說謊的樣子,雖然表面上平靜,可是心中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從當龍門堡守備的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開始經營山西平陽府了,那個時候是崇禎二年,也就是說,趙文要在五六年前就已經有了反心。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謀劃造反的事情,這也太恐怖了吧。
洪承疇一個激靈,身上的汗毛倒數,要是真的如他所說,那這個趙文實在是太恐怖了吧。
“行了,我就先說這么多,還是先回去吧,待會有事情讓你去做。”
??
??周老六拍了拍手掌,從身后親衛的手中接過馬韁繩,隨后翻身上馬,朝著長安所城池而去。
洪承疇也急忙跨上戰馬,朝著周老六追去。
與此同時,十幾匹快馬在大地上飛奔著,在這些人身后有著一隊荷槍實彈的長安所騎兵不停的追趕。
“趕緊停下,否則我們就開槍了!”
一個追趕的長安所騎兵沖著前方不停的大喊著。
可是,前方慌張逃命的騎兵卻沒有任何停下來的跡象,依舊埋頭逃命。
在這些逃命的騎兵當中,有一個穿著銀白色鎧甲的小將一臉的慌張,他不時轉過腦袋,往后面看去。
這人身上的鎧甲不是別人的,正是吳三桂身上的鎧甲。
雖然鎧甲是吳三桂的,但是這人的長相和吳三桂卻沒有任何關系。
這人乃是穿著吳三桂的鎧甲,為吳三桂引開追兵的家丁。
除過穿著吳三桂的鎧甲之外,還有一個穿著吳襄鎧甲的家丁。
在之前的時候,吳三桂和吳襄為了躲避長安所騎兵的追殺,他們只好將自己的鎧甲和自己麾下家丁的鎧甲互換,而自己穿著普通士兵的鎧甲,裝作引開追兵的樣子,帶著五六個家丁朝著另一個方向逃去。
追趕吳三桂的長安所騎兵主要目標就是吳三桂和吳襄,而這些騎兵又沒有見過吳三桂和吳襄,所以當吳三桂和吳襄穿著普通士兵鎧甲裝作引開他們的時候,他們連看都沒看,就任由吳三桂去了。
此時的吳三桂穿著普通士兵的鎧甲,騎在一匹戰馬上,朝著京城的方向不停的狂奔。
在他的身旁乃是他的父親吳襄。
現在的他們一共只剩下五六個人不到,原本他們還收攏了三四百的關寧軍騎兵。
可在長安所騎兵的不斷追殺之下,收攏來的這些騎兵一波又一波的去引開追兵,到最后只剩下身邊這么點。
“桂兒,你之前見沒見洪大人?”吳襄緊緊的跟在吳三桂的身旁,他沖著吳三桂大喊道。
吳三桂回道:“根據之前收攏回來的騎兵所說,洪大人好像被叛軍給俘虜了,現在估計兇多吉少了,說不定都已經殉國了!”
周老六俘虜洪承疇的時候有一部分潰敗的關寧軍看到了,而這些潰敗的關寧軍中有一部分逃走了,最后被吳三桂給收攏了。
被吳三桂收攏的這些關寧軍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吳三桂。
吳襄長嘆一口,“唉,按照叛軍的性格,恐怕洪大人要兇多吉少啊。”
“父親,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現在咱們還是抓緊跑路吧!”吳三桂一甩手中的馬鞭,再次讓戰馬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
第二天中午,七八匹戰馬出現在京城的郊外。
當他們出現的那一刻,京城中的守軍就注意到了他們。
“有人騎著戰馬從西面過來了,數量在七八個左右!”
站在城墻t望塔上的士兵率先發現了他們。
隨著t望塔上士兵的喊聲,守城的士兵一下子緊張起來。
出現的這七八匹戰馬不是別人正是吳三桂和吳襄等人。
“我們乃是關寧軍,這是我們的身份命牌!”吳襄城門前方一里左右的地方,他從戰馬上跳了下來,將自己的身份命牌取了出來。
這個時候,一個百戶領著自己的麾下人馬沖到了吳襄的面前。
“原來是遼東總兵吳襄吳總兵,您不是跟著洪大人去宣鎮攻打叛軍去了嗎?怎么突然又回來了?”
這個百戶將吳襄的身份命牌還給吳襄,一臉疑惑的看著吳襄。
現在的吳襄落魄不已,臉上滿是疲倦,頭盔也不知道丟到哪了,頭發灰撲撲的,身上的鎧甲也是普通士兵的鎧甲。
吳襄長出一口氣,“此事一難盡,還請將城門口的百姓驅散,我有重大軍情面見皇上。”
百戶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在下就按照總兵大人的吩咐,將城門口的百姓驅散。”
百戶說著就領著自己麾下的人馬朝著城門口而去,開始將城門處進進出出的百姓驅散。
當百姓被驅散之后,吳襄重新跨上戰馬,領著剩余的人沖進了京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