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布和領著幾個隨從來到了趙文的大帳當中。
原本布和想讓趙文居住在王宮中的,可是卻被趙文給推辭了。
如今馬上就要攻打遼東了,為了防止出現黎朝陽這種人,趙文不得不將自己的軍隊看緊一點。
趙文坐在大帳的主位上,他看著坐在自己下首旁邊的布和,一臉笑意的道:“怎么有時間來我這里?兵力分配的事情處理好了?”
布和道:“兵力分配的事情差不多了,明天應該就能敲定下來。今天晚上我來這里,并不是為了兵力分配的事情。”
“不是為了兵力分配的事情?那你是為了什么?別給我說是為了喀爾喀三部的事情。”趙文瞇著眼睛,一臉戲謔的看著布和。
今天白天的時候,喀爾喀三部跑來找自己,今天晚上布和又來找自己。
而且所為之事不是兵力分配,那就只剩下喀爾喀三部的事情了。
布和被趙文猜中了心思,有些尷尬的道:“是的,我今天晚上來就是為了喀爾喀三部的事情。”
“對于草原的事情我不敢說無所不知,但也知道一二。這個喀爾喀三部乃是皇太極的鐵桿心腹,是皇太極堅定的狗腿子。
如今乃是進攻遼東的重要時刻,在這種關頭,喀爾喀三部跑來,說要投靠我,你覺得我應該相信嗎?別說是我了,這種事情要是放在你的身上,你會相信嗎?”趙文喃喃說道。
布和看著趙文,詳細的解釋著:“這怎么說呢,這件事情要是放在幾年前,我不僅不會前來這里,我甚至還會勸大人不要接受他們的投靠。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這幾年喀爾喀雖然說還是皇太極的走狗,但是他們和皇太極之間卻有些貌合神離起來。
這幾年,喀爾喀一直往我科爾沁運送牛羊,我們送到宣鎮的牛羊中,有一部分就是喀爾喀的牛羊。
喀爾喀和我們走的越來越近,隱隱有脫離皇太極的跡象。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今天晚上是絕對不會來的。”
“如果他們是真心實意想要投靠我,那為什么連投名狀都沒有?甚至連一個聲明都沒有。這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投靠我嗎?空口白牙來說要投靠我,我不得不懷疑他們的動機。他們這個樣子像是來投靠我的嗎?該不會是來打探我的虛實吧?”趙文冷聲道。
“這個,這個也不能這么說。喀爾喀緊接著遼東,他們想要干什么事情總會受到皇太極的掣肘,畏手畏腳放不開,不可能會像我們科爾沁一樣。
其實吧,我覺得應該給喀爾喀三部一個機會,如果他們是真的真心實意想要投靠,給他們一個機會也沒事。
就算不是,憑借著咱們現在的兵力,就算喀爾喀想要幫助遼東,那也不是咱們的對手。看在我的面子上,不如給他們一個機會?”布和小心翼翼的看著趙文。
雖然布和是趙文的丈人,可是當布和面對趙文的時候,總是直不起腰桿子。
這也不能怪布和,畢竟趙文手中的實力實在太過強大,再加上趙文對科爾沁確實不錯,在他投靠宣鎮之后,整個部落不知道繁華了多少。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手軟。種種因素影響之下,布和在面對趙文的時候,難免會底氣不足。
趙文瞇著眼睛,思考著布和說的。
布和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說喀爾喀三部心中有鬼,但是憑借著自己手中的實力,喀爾喀三部對于最終的結果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原本趙文對喀爾喀三部的投靠還是有些懷疑,畢竟這個關頭,又是皇太極的鐵桿走狗跑來,說要投靠自己,這怎么能不讓趙文懷疑?
可是,布和親自跑來,親自給喀爾喀三部背書。不管怎么說,布和又是趙文的丈人,這個面子又不能不給。
“這樣吧,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這件事情我就交給你了,如果喀爾喀三部有鬼,那么這件事情就由你負責。”趙文收回心思,看向布和。
布和笑道:“沒問題,我可以保證,喀爾喀三部絕對不敢出賣咱們。”
這幾年,喀爾喀和科爾沁走的越來越近,布和也相信喀爾喀不可能會為一個行將就木的建奴做事。
如今宣鎮都打算全力進攻遼東了,而遼東又是宣鎮的手下敗將。這次雖然宣鎮不是傾巢而出,但也不
是遼東能擋住的。
如果幫著建奴,那么喀爾喀三部就會被打落深淵。如果跟著宣鎮,那么喀爾喀三部以后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就算達不到科爾沁的高度,但是也要比現在好的很多。
兩者相比取其優,喀爾喀三部大汗又不是傻子,孰輕孰重肯定能分清。
……
三天之后,約定出兵的時間準時到來。
在分兵之前,布和也已經將草原部落的兵馬分配完畢。
其中,布和率領一萬人馬跟著趙文的中軍,從靜遠堡直接進攻沈陽城。
布和軍中的另一萬,被分配給了周老六。
至于剩下的那些雜牌,則被分給了張賀和王沖。
因為喀爾喀說要投靠趙文,所以,趙文就將分兵的地點放在了喀爾喀部落當中。
在分兵之前,喀爾喀三部大汗中的車臣汗和扎薩克圖汗便朝著喀爾喀部落出發。
他們回喀爾喀部落,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聚集部落中的兵馬,跟隨趙文一起進攻沈陽城。
土謝圖汗并沒有回去,而是將自己部落的權利交給了車臣汗。
土謝圖汗就像是質子一樣,如果不留下來一個,就算有布和背書,趙文也不得不懷疑。
宣鎮兵馬總共有三萬人馬,這三萬人馬不是同一時刻出發。
負責北線的周老六率先出發,目標地點就是喀爾喀部落。
其次就是由趙文率領,負責中線的親衛營,最后是負責南線的張賀和王沖。
三者的出發時間間隔一天,目的地都是喀爾喀部落。等到了之后,在喀爾喀部落修整一兩天,然后再進行分兵。
趙文之所以這樣決定,主要是因為這樣決定能減輕一定的后勤壓力。
這次出征可不光是只有宣鎮的軍隊,還有著科爾沁的人馬以及其他草原部落的軍隊。
這些軍隊的軍紀軍規,趙文實在是信任不過。要是這個時候分兵,有這些人在,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在周老六出發后的第二天,趙文率領親衛營兵馬出發了。
和趙文一起出發的還有布和率領的一萬科爾沁精銳。
趙文的親衛營和布和的騎兵人人有馬,自從出了科爾沁城之后,就向著喀爾喀部落一路狂奔。
幾天之后,趙文來到了喀爾喀部落牧民的聚集地。
在趙文到達喀爾喀的時候,車臣汗和扎薩克圖汗已經將喀爾喀所有的兵力集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