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今的地盤已經不小了,可是大人的身份卻從來沒有變過,這實在是不妥。
如果總兵大人的身份不變動,那么下面的人員身份也不會變動。這對于這些官員的進取心還是有不小的打擊。”
盧象升看著趙文,將自己的觀點說了出來。
趙文聽著盧象升的聲音,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
“大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盧象升再次開口道。
“什么問題?”趙文看向盧象升。
盧象升說道:“民心,軍心,正統!”
“大人倘若不登基為帝,天下的民心就不會真正的到總兵大人這里。當年太祖高皇帝登基的時候,天下尚未平定,可是為什么太祖高皇帝要在這個時候登基?
那是因為太祖高皇帝明白,如果不及時登基,那么天下民心就不會真正歸心。百姓一天不歸心,那么一切都如同水上浮萍一樣。
不登基為帝,那么建立的政權就不會徹底的穩固下來。雖然現在看起來總兵大人的兵馬強橫無比,沒有任何人能擋得住總兵大人的兵馬。
但是,在天下百姓眼中,總兵大人便是如同李自成那般的流寇,天下百姓對總兵大人的認同感就會非常的差。
再說軍心,如果總兵大人登基為帝的話,那么對于軍隊的軍心士氣是一個極大的提升。至于這里面的詳細原因,我不說總兵大人也會明白。
最后一個,便是正統。如果總兵大人一天不登基,那么大明便永遠是正統。這個事情是拖不得的,也不能拖,要越早越好。
一旦總兵大人登基,那就代表了大明已經成為過去式,到時候大人一統江山所花費的時間將會越來越少。”
盧象升的聲音在大廳中不停的回蕩著,趙文聽著盧象升的聲音,陷入了沉思當中。
盧象升說的這些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是建立政權,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一個是將天下徹底平定之后才登基為帝的。
秦始皇登基為帝的時候,南方尚未平定。劉邦登基為帝的時候,天下也尚未平定。
到后來的漢光武帝劉秀,隋文帝,唐高祖,幾乎也都是在天下尚未徹底平定的時候登基為帝的。
朱元璋登基稱帝的時候,北方前元勢力還在,大都也沒有平定。
洪承疇看著盧象升,眼睛瞇了起來。
“沒想到啊,沒想到啊,我是真的沒有想到,盧建斗啊盧建斗,你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我來宣鎮這么長的時間,都不敢對總兵大人說這種話,你倒好,來了沒幾天,就做了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洪承疇心里不停的嘆息著,他實在沒有想到盧象升竟然敢在這種時候勸趙文登基為帝。
盧象升字建斗,古代稱呼同齡人,同輩人基本上都是稱呼他的字。
劉文眾也是沒有想到盧象升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說這種事情,他看著眼前的盧象升,就好像是第一次認識盧象升一樣。
盧象升之所以這個時候勸進趙文登基為帝,其實是有他自己的小心思的。
盧象升這個時候來宣鎮,時間上是有些尷尬的。
盧象升明白,自己這個時候來宣鎮,自己寸功未立,就算趙文愿意重用他,但是下面的人肯定不服氣。
趙文的實力能橫推整個大明,新朝眼看著就要建立,如果不能立下功勞,那新朝鼎立之后,他的地位就會非常尷尬。
所以,盧象升就想著趁著這個功夫,勸進趙文,不管怎么說,先立下一些功勞。
在古代,從龍之功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功勞。
“大人,等到陜西河南被拿下之后,四川,湖廣,肯定也不會堅持多長時間。
這個時候,總兵這個職位就配不上大人了。而且這個職位是大明朝廷給的,大人一天不登基為帝,那么大人一天就是造反之臣。
大人可能不會覺得什么,但是大人也要為大人手下的這些文武官員
和百姓想想。
這名不正不順的,不管干什么,都有些沒有底氣。”
洪承疇不甘示弱,也急忙站了起來,沖著趙文說了起來。
“是啊,大人,也該登基稱帝,建立政權了。”劉文眾也站了起來。
大廳里面的氣氛一下子詭異了起來。
趙文沒有明說自己的態度,什么也沒有,只是看著這三個人,對著三人擺擺手,深吸一口氣,“你們先下去吧!”
三人看趙文這個架勢,也能猜到趙文心里現在在想些什么。
要是放在以前,他們在趙文面前說這種事情,趙文肯定會直接喝止住他們。
可是這次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這代表什么?這代表了趙文心里已經有這種想法了!
“在下告退!”
三人忍住心中的激動,隨后退了出去。
三人走出總兵府之后,洪承疇一臉笑容的沖著盧象升拱拱手,“真是沒有想到,盧兄竟然會有這種膽色,竟然敢在這種時候勸進總兵大人!”
“害,什么膽色不膽色的。難道你們不覺得,如今總兵這個職位已經配不上總兵大人的身份了嗎?
你能想想,總兵大人的職位如果不能上升,那么總兵大人手下的職位也不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