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兩位身體都有恙,那朕便讓五軍都督府直接委派京營人馬,增員河南。
朕決定讓五軍營中的中衛,右掖和左哨兵馬以及三千營的中衛右哨出兵增援河南。”崇禎接著說道。
英國公一聽這話,瞬間急了起來,“陛下,萬萬不可啊!”
五軍營和三千營中大部分的領軍將領都和英國公成國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要是將這些兵馬派到河南去,那就相當于砍下了英國公和成國公的左膀右臂。
而且崇禎剛才說的這些兵馬,都是英國公成國公的心腹所在。
“陛下,萬萬不可啊!”成國公也出勸阻。
崇禎早都料到會是這個場面,他眼睛半瞇,看向英國公和成國公,“這是為何?”
“陛下,太祖高皇帝設立京營就是為了拱衛京師,京師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可輕動。
如今趙賊雖然攻打河南,但是朝廷對于趙賊的動向并不是非常了解。
要是這個時候貿然增援河南,萬一和趙賊主力相遇,恐怕會全軍覆沒啊。”英國公也顧不什么,急忙大聲喊了起來。
“陛下,英國公說的對啊。要是這個時候貿然將京營兵馬調動出去,恐怕會全軍覆沒啊。”成國公也幫腔道。
“全軍覆沒?怎么會全軍覆沒?京營的戰斗力就這么差嗎?再說了,如果不增兵河南,倘若被趙賊拿下河南,你們覺得朝廷還有退路嗎?
一旦河南被拿下,趙賊東逼山東,漕運被其斬斷,那京城就成了一座孤城。
到時候,就算趙賊不派兵攻打,京城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更何況,萬一趙賊調轉方向,直接北上,進逼直隸,待到那時,朝廷該當如何?”崇禎語氣凌厲的駁斥著兩人。
“這這這……”英國公結結巴巴,這了半天,也這不出什么道道來。
成國公同樣嘴巴緊閉,不知道說啥。
“陛下!”
就在這時,都察院左都御史閔洪學站了出來。
他指著英國公和成國公,慷慨激
昂的大喊道:“陛下,臣要彈劾英國公和成國公,這兩人不思君恩,置江山社稷于危險當中,裝病推辭陛下旨意,且廣植黨羽,不思報國,貪贓枉法,縱容家奴劫掠百姓……”
閔洪學一上來就不停的給英國公和成國公扣著大帽子,聽得英國公和成國公一愣一愣的。
閔洪學原本是溫體仁的黨羽,歷史上的他應該在崇禎五年的時候被周延儒彈劾,最后辭官回老家。
可是這個時代,因為趙文早早就將周延儒給整趴下了,所以他并沒有像歷史上的那樣辭官回家。
閔洪學這個人曾經是溫體仁手下最厲害的一個打手,溫體仁讓他咬誰,他就咬誰。
前一陣子溫體仁觸怒崇禎,被崇禎給發配到河南。
溫體仁一走,閔洪學就感覺天塌了,畢竟之前的時候,他依仗著溫體仁,得罪了不少人。
就在他萬念俱灰的時候,高起潛找了上來。
閔洪學就像是溺水之人抓住的救命稻草一樣,直接歸順到了高起潛的門下。
昨天晚上的時候,高起潛派人給閔洪學通過氣,讓他今天早上早朝的時候彈劾英國公和成國公。
這是他歸順高起潛之后做的第一件事,為了給高起潛留下一個好印象,所以他就如同一個斗士一樣,不停的給英國公和成國公扣著大帽子。
“陛下,像英國公和成國公這種人,應該除去他的爵位,全家流放宣鎮。”
閔洪學語不驚人死不休,去宣鎮那是流放嗎?那是讓這兩人去送死啊。
英國公冷冷的看了一眼閔洪學,氣的他臉色大白,太陽穴不停的突突著。
“陛下,像英國公和成國公這種人,人人得而誅之!”閔洪學跪在地上,沖著崇禎磕了一個大大的響頭,已示忠心。
高起潛站在崇禎的旁邊,一臉古怪的看著閔洪學,他實在沒有想到,閔洪學這個老學究竟然如此激烈,給英國公和成國公扣上了這么多的大帽子。
“陛下,五軍營的統領以及陛下所說的這些兵馬的將領都是不堪大用之徒,讓他們京城還可以,可要是讓他們統領兵馬增援河南,恐怕會貽誤戰機,導致戰事失敗,陛下還請慎重考慮。”
對于閔洪學的撕咬,英國公選擇無視,而是找個理由將崇禎搪塞過去。
“愛卿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崇禎右手捏著自己的下巴,裝作沉思的樣子。
英國公一看崇禎這個架勢,還以為自己說動了崇禎,一下子松了一口氣。
“可是!”崇禎語氣一轉,“既然這些將領不堪大用,那就將這些將領直接換掉,選拔有能力的將領統領兵馬,增援河南。”
崇禎這番話就像是平地起驚雷一樣,將英國公和成國公炸的不知道該說什么。
“陛下,這些人都是京營的老人,要是這個時候換掉,恐怕會影響京營的戰斗力啊!”
英國公不知道該如何反駁,躑躅了半天,就憋出這句話。
他剛剛說完,站在一旁的閔洪學就又開腔了,“英國公,你想抗旨不遵嗎?你竟然公然反駁陛下的旨意,你是想學那趙賊一樣造反嗎?還是說你和趙賊暗中勾結,故意阻攔陛下增兵河南?”
閔洪學這話聽得英國公心里咯噔一下,他看向閔洪學,心里不停的思量著,“該不會是這狗東西聽到什么動靜了嗎?不可能啊,我派到宣鎮去的那些人都是我的心腹手下,他們絕對不可能將這種事情泄露出去,要是事情有變,他們肯定會通知我的。這個閔洪學應該是瞎說的,看他的這個架勢,也是瞎說的。要是他真的聽到這個,剛才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說出來,而不是等到現在。”
在短短的時間之中,英國公心里想到了很多。
當想明白一切之后,英國公瞪了閔洪學一眼,隨后看向崇禎,“陛下,這個時候更換大將著實不妥,還請陛下三思。”
崇禎沒有回答,閔洪學在駁斥了幾次英國公之后也陷入了沉默當中。
整個大殿陷入了一股詭異的沉寂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