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騎在戰馬上,率領著麾下的兵馬朝著開封府不停的奔馳著。
戰馬的馬蹄踩在荒野上,荒野上的青草被戰馬踩進了泥土中。
清晨的陽光沒有多么刺眼,在清晨的晨風下,趙文的大軍行進在荒野上。
“大人,宋將軍剛才派遣了傳令兵過來,他說滎陽中有一部分守軍,城中的百姓還有不少,但是士紳和官員都幾乎被孫傳庭帶走了。
同時,城中的百姓已經餓了很長時間了。城中的糧食要么被孫傳庭帶走了,要么被孫傳庭給燒了。
在昨天中午的時候,滎陽已經被宋將軍拿下了。滎陽現在已經落在了咱們的手中,滎陽城中的守軍已經被宋將軍全部俘虜,留下了差不多五十來人看守這些俘虜。
宋將軍為了安定城中百姓民心,所以將自己手中的一部分軍糧留了下來。”
李小三跟在趙文的身旁,一字一句的說著。
趙文看著前方的荒野,一臉平靜的道:“我還以為孫傳庭打算將所有縣城中的守軍和百姓全都忽悠走,沒想到還能留一些。”
“大人,可能是孫傳庭覺得開封府城中放不下這些人吧。”李小三道。
“行了,不說這些了,通令全軍,加速前進。”
趙文說罷,一甩手中的馬鞭,控制著戰馬往前而去。
趙文和滎陽之間的距離不斷的變短,中午時分,趙文終于到達了滎陽。
趙文看著前方的滎陽城,騎著戰馬往前而去。
城頭上宋虎留下來的守軍看到了趙文的旗號,急忙從城墻上跳了下來,將城門打開。
片刻之后,趙文的大軍進入了滎陽城。
趙文騎在戰馬上,在城中的街道上穿梭著。
街道兩旁聚攏了大量的百姓,這些百姓看著趙文以及趙文的兵馬,臉上滿是驚慌。
如果不是之前宋虎給了他們一些糧食的話,恐怕這些人在見到趙文的時候,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街道兩旁的這些百姓衣衫襤褸,身上的衣服殘破不已,衣服黝黑的看不出原來的樣子。
城中的百姓臉上滿是污垢,腦袋上的頭發骯臟不已,滿是灰塵,上面還跳動著虱子以及跳蚤。
河南良田無數,在大明建國初期,百姓倒也過的安穩。
可隨著藩王的數量以及士紳的數量增加,河南百姓手中的土地也越來越少。
在這個缺乏農藥和肥料的年代,想要養活一家子人,必須耕種大量的土地。
而百姓手中的土地被藩王和士紳弄走,所以想要吃飽肚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見過總兵大人!”
一個百戶模樣的將領出現在趙文的前方,他看著朝著這邊緩緩而來的趙文,急忙行了一禮,隨后迎了上去。
“大人,這幾天我們統計了縣城中的百姓數量,男女老少所有的加起來差不多有兩萬人。
可是城中的糧食卻全都被孫傳庭之前給弄走了,城中已經斷糧好幾天了。
宋將軍發出來的那些糧食估計也撐不了幾天了。”
這個百戶走到趙文的旁邊,看著騎在戰馬上的趙文,開口說道。
趙文沒有回答,反而看向李小三,“讓軍隊的速度快一些,讓后面押運淄重糧草的兵馬趕緊進城。進城之后,將咱們之前在福王那里繳獲的糧食拿出來一些,分發給滎陽的百姓。”
李小三急忙帶著趙文的命令往后面而去。
半個時辰之后,趙文的兵馬全部進入了滎陽城。
在趙文的安排下,李小三也急忙按照趙文的吩咐,將從福王那里繳獲的糧食取出來一部分,分給了當地的百姓。
因為宋虎之前也發過軍糧,所以滎陽城中的百姓們倒也沒有多大的反應。
趙文進駐滎陽城的縣衙當中,因為明朝有官不修衙的傳統,所以滎陽城中的衙門看上去非常的破舊。
趙文坐在衙門大廳中,身下的椅子吱吱呀呀的響個不停。
之前宋虎留下來的那個百戶站在趙文的身側,稟報著一些和滎陽有關的事情。
“大人,滎陽中的守軍一共不到一百人,我們在到達滎陽城下的時候,城中的守軍不敢抵抗,直接投降了。”宋虎留下來的百戶說道。
趙文輕笑道:“能兵不血刃之下就拿下滎陽城
,也算是一件好事,雖然以咱們的實力,拿下滎陽城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你待會將城中的俘虜交接過來,交接過來之后,帶上你的人馬,去領一些糧食和物資,然后追趕宋虎吧。”
“遵命!”這個百戶沖著趙文行了一禮,隨后退了出去。
當太陽落下西山的時候,李小三帶著幾個士兵來到了縣衙當中。
李小三手中拿著一封信,是從宣鎮而來的。
此時的趙文正坐在書房中,完善著之前尚未完成的條條框框。
雖然燒柴汽車的圖紙以及制造手冊都弄出來了,可是這玩意現在除過趙文之外,沒有一個人會開,所以趙文也不得不編寫一部操作手冊。
李小三站在書房門口,敲了敲書房的們,“大人,宣鎮來信了,是宋先生送來了的。”
“宋先生?宋應星?”趙文放下手中的毛筆,看向房門,“進來吧,門沒鎖。”
李小三推門而進,將手中的書信放在了趙文面前的桌子上,“大人,這封信是宋先生送來的,說電燈泡已經制造成功了,而且還建立了幾個制造電燈泡的流水線。”
趙文一聽這話,瞬間激動起來,他急忙拿起桌子上的書信,查看了封口之后就將其拆開。
趙文的眼睛在信件上不停的掃動著,片刻之后,趙文將手中的信件拍在桌子上,一臉興奮的站了起來。
“哈哈!”趙文大笑一聲,“沒想到啊沒想到,這么快就將電燈泡給制造出來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之前給宋應星上的課沒有白上,真是沒有白上啊。”
趙文一臉興奮的哈哈大笑著。
“大人,這個電燈泡是不是就是之前您說的那種不用蠟燭的照明裝置?”李小三看向趙文。
“沒錯,就是那種照明裝置,如今電燈泡已經制造了出來,到時候將這種電燈泡安裝在宣鎮的每個角落。
這樣一來,宣鎮的工廠就可以在晚上工作,皆時,稅收也會相應的增加。
如今為了安全起見,晚上的時候火車一般是不運行的,可有了電燈泡之后,就算是晚上,火車也能運行了。火車的運輸能力就會大大增加,從宣鎮到太原府的距離就能縮減不少。”趙文不停的解釋著,臉上的笑容從頭到尾都沒有消失過。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電燈泡的重要性不次于水泥玻璃這種東西,雖然比不上蒸汽機,可是和水泥玻璃相比,還是能比得上的。
電燈泡可以將人從黑夜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勞動的效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