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里面的這些官員實在想不明白,趙文怎么會給自己上一個緊箍咒,從古到今的皇帝,都嫌棄自己手中的權利不夠,怎么到了趙文這,就變了一個樣子?
“大大大大人,您說說說的可是真的?”劉文眾眼睛瞪的就像是牛眼一樣,一臉不可置信。
除過劉文眾之外,其他的官員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趙文。
趙文將這些人的反應看在心里,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不錯,我說的就是真的。”趙文云淡風輕的說道:“可能你們會很疑惑,為什么我要弄出這樣一個東西。
我告訴你們,將國家的安危寄身于一個皇帝的身上,是非常危險的。倘若皇帝是個明君,倒也好,可皇帝要是個昏君呢?到時候江山社稷不就危險了嗎?
我制定大憲章的出發點乃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個人私利。”
“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啊!”
趙文此一出,劉文眾等官員都跪了下來,沖著趙文不停的磕頭,慷慨激昂。
他們這些文官在平民老百姓眼里,是官員,可要是在皇帝眼中,尤其是強勢的皇帝眼里,那就是家奴。
皇帝高高在上,對于這些官員生殺予奪,想殺就殺,尤其是在那些強勢的皇帝手下當官,更是危險萬分,一個不妙,就人頭搬家。
這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有些時候,皇帝若是耍起小性子來,這些文官也無可奈何。
要是沒有危害到江山社稷還好,可要是危害到江山社稷,那可就不妙了,整不好國家就要滅亡。
現在趙文竟然自己提出要限制皇權,這些文官怎么可能會不高興?
其實,趙文制定這個這個大憲章乃是給這些文官一個甜棗。
畢竟趙文制定的規章制度幾乎將文官手中的權利閹割了一大半。
從朝廷到地方,一個不剩的都被閹割。
以前的戶部兵部吏部都是朝廷中舉足輕重,權利非常大的部門,可是趙文的規章制度,幾乎將這幾個衙門全都給整廢了。
戶部原本掌管天下戶籍,天下田賦,關稅,厘金,公債,貨幣發行等職能。
可是經過趙文的改革之后,戶部只剩下掌管戶籍這個責任。
田地被國土部分了去,稅收被稅部分了去,貨幣發行又被趙文設置的華夏銀行分了去。
而且,在趙文制定的規章制度中,每部官員只能議論本職之事,對其他部門之事可以提意見,但是不能插手。
再加上廢除風聞奏事,這么一來,戶部的權利就大打折扣,損失了大量的權力。
再說兵部,有了軍事院之后,兵部就完全廢了,而且還歸到了軍事院的范圍之內,和他們這些文臣沒有了關系。
吏部以前是天官,是內閣之下最大的衙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
可是經過趙文的改制之后,吏部只剩下課考管理官員的職責。
官員任免升降調動被組織部分了去,勛封又被皇帝拿了去。
這樣一來,吏部算是徹底的廢了。
趙文設置的規章制度對于這些文官的打擊不可謂不狠,所以,趙文就將大憲章拿了出來。
“你們起來吧,這些事情是我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你們不用如此。”趙文開口道。
雖然趙文這樣說,可是大廳里面的這些官員依舊不停的說著趙文英明之類的話語,一時間,將趙文夸成了世上絕無僅有的圣人。
當大廳里面的官員站起來之后,趙文又問道:“難道你們對這個議政院和軍事院沒有什么想問的嗎?”
劉文眾坐在椅子上,默不作聲。
這個議政院和軍事院劉文眾看的明白,非常清楚趙文的目的,要是這個時候問,那不就是在說自己對這個議政院不滿嗎?
對改制六部劉文眾還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對于這個議政院,劉文眾還沒有那個膽子。
不光是劉文眾默不作聲,就連其他的官員也默不作聲。
趙文看著這些沉默的人,解釋了起來,“這個議政院是經
過我深思熟慮之后才做出的決定,你們這些人也不要有任何的負擔。”
“大人的苦心我等明白!”眾人急忙說道。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你們可以下去了,對了,我制定的規章制度你們拿下去吧,各部抄寫一份,仔細研究,爭取在五天之內將規章制度制定完成。”趙文說道。
“我等告退!”
大廳里面的這些官員退了出去。
……
當各部的官員回去之后,趙文制定的規章制度以及趙文要制定大憲章的消息瞬間就在宣鎮流傳了起來。
一時間,宣鎮就是像是開鍋的熱油一樣,喧鬧個不停,所有人都在討論著這些問題。
有說趙文的這個規章制度好,也有說趙文的這個規章制度不好。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說趙文制定大憲章的壞話。
幾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趙文制定大憲章。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制定大憲章對他們這些人的好處最大,他們沒有理由反對。
趙文吃過午飯之后,來到了后院。
李小穎在幾個丫鬟的攙扶下,在后院中散步。
趙文看到了李小穎,隨后朝著她走去。
“剛才的會議怎么開了這么長的時間?”李小穎看著站在自己旁邊的趙文,有些好奇的問道。
趙文道:“登基之事即將來臨,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時間就長了些。
今天主要是和官員們討論新朝的規章制度以及制定大憲章的事情。”
“規章制度?夫君不打算沿用明制?還有那個大憲章是什么?”李小穎詢問道。
明朝最忌諱后宮干政,在明朝,要是李小穎這么詢問一個皇帝,可是非常犯忌諱的。
但是在趙文這里卻沒有那么多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