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可是,就這么定了!”
還不待劉文眾把話說完,趙文就拍板而定。
劉文眾見此,也只好聽從了趙文的話。
“登基大殿的儀式就按照明制來辦。”趙文說道。
“在下領命!”劉文眾行了一禮。
……
宣鎮里面的氣氛越來越喜慶起來,大街小巷中全都掛起了趙文制定的國旗。
趙文領地下面有頭有臉的人以及各地的官員也都親自或者派出親信前往宣鎮。
進入八月之后,宣鎮里面喜慶的氣氛更加熱烈起來,劉文眾也將登基大典儀式流程全部制定完畢,同時交給了趙文。
此時,距離登基大典只剩下八天的時間。
趙文站在總兵衙門的大廳中,幾個下人拿著早已制作成功的冕服和龍袍,為站在大廳中央的趙文穿戴。
這是趙文最后一次試穿冕服和龍袍,這次要是合適之后,就不會再做改動。
在趙文登基之前,趙文也不會再穿這些衣服。
除過趙文的衣服之外,李小穎的衣服也被制作了出來。
趙文將冕服穿在身上,頭上帶著象征皇帝的那十二旒冕冠。
趙文站在放置在自己面前的穿衣鏡的前面,看著鏡子里面的自己,霎時間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大人,額不,陛下!”李小三看著鏡子里面的趙文,原本是開口叫趙文為大人,可又很快改了口。
“陛下,這身冕服實在是太合身了,我仿佛看到了陛下君臨天下的那一天。陛下絕對是萬古以來,最賢明的帝王。”
李小三站在趙文旁邊,一臉笑容的拍著趙文的馬屁。
趙文輕輕
一笑,說道:“行了,別拍我馬屁了。”
趙文說罷,便將身上的冕服脫了下來,交給站在自己旁邊的下人手中,同時將龍袍換上。
將所有的衣服試穿完畢之后,趙文便讓人將這些衣服全部封存,等到趙文登基的時候再拿出來。
就在這時,劉文眾走了進來。
“見過大人!”劉文眾沖著趙文拱手行禮。
劉文眾是一個傳統的讀書人,所以并沒有想李小三那樣,再這時將趙文稱呼為陛下。
“大人,各地官員的賀表拜禮已經到位。”劉文眾從懷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冊子,拿在手中,看向趙文。
趙文道:“這些東西我就不看了,查驗清楚之后就封存吧。”
“遵命!”劉文眾沖著趙文拱拱手,又走了出去。
劉文眾走出總兵衙門之后,就來到了辦事處。
回到辦事處,他將辦事處所有的官員都集中在了辦事處的院子里。
劉文眾站在眾人的前面,看著面前的這些人,“再還有八天,登基大殿就要舉行,你們這些人都給我將手中的事情做好了,不準有任何偏差。
要是你們誰有半點偏差,就給我小心點,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下面的這些人大喊道:“我等一定不負大人的囑托。”
劉文眾點點頭,隨后道:“章賀郎,待會我會給你配一千雜役人員。你帶上這些雜役人員之后,就給我去皇宮,對皇宮進行最后的清理。
記住,清理的時候給我仔細點,不準有任何差池,所有的地方都要給我認真清掃,要是有沒有清掃干凈的地方,你就給我小心點。”
劉文眾是趙文的丈人,再加上劉文眾跟隨趙文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劉文眾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威望很大。
章賀郎沖著劉文眾拱手行禮,道:“謹遵劉大人的命令!”
“還有孫元化,你帶著工匠將皇宮,天壇,文廟,武廟都給我好好的檢查,防止出錯………”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劉文眾對辦事處的這些官員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等事情辦完之后,劉文眾回到自己的班房,坐在椅子上,長出一口氣,喝了一杯已經放涼的茶水。
茶水化作汗水從毛孔中冒了出來。
劉文眾抹掉頭上的汗水,長嘆道:“登基大典那天可不能有任何事情發生啊,祖宗保佑,上天保佑,一定要讓登基大殿順順利利的完成。”
這是劉文眾第一次處理這么大的事情,劉文眾為了這個登基大典,已經好幾天沒有睡過好覺了。
劉文眾坐了一會兒,又站了起來,往外面走去,忙活登基大典之事。
這個時候,宣鎮的皇宮周圍已經被封鎖。
皇宮周圍五百步之內不準任何閑雜人等接近。
保護皇宮的這些士兵是趙文的親衛營兵馬,他們負責趙文登基大典的安保工作。
與此同時,吳克善帶著一大批戰馬以及一車車上供的珍寶出現在了宣鎮的城門外面。
剛剛出現,城墻外面的守軍就將他們包圍了起來,對他們進行嚴密的排查。
查明身份之后,城墻外面的守軍就將他們放了進去。
至于吳克善帶來的那些戰馬,則被吳克善留在了城外。
吳克善帶來的這些戰馬正是這次科爾沁上供的一部分。
吳克善是科爾沁的先頭部隊,等到趙文正式登基的前幾天,布和就會到來。
吳克善帶著十來個隨從走進了宣鎮城門。
此時的宣鎮戒備森嚴,城中所有的守軍以及趙文的親衛營兵馬五步一卡,十步一崗,嚴密監察城中所有的人。
吳克善每走一兩步,就要受到這些巡查士兵的檢查和盤問。
除過吳克善之外,草原上的部落也派出親信或者親自前來。
時間緩緩而過,等到登基大殿的前兩天時,歸順趙文的草原部落幾乎所有大汗都來到了宣鎮。
趙文在各地的官員也派出親信前來,軍隊上,也有一部分代表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