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孫承宗之所以在三天之后就對趙文發起決戰,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軍中沒有糧食了,只剩下五天的糧食。
“行了,今天就到這里吧。你們回去之后,讓軍中的士兵敞開了吃,等拿下宣鎮之后,你們吃到的只會更好!”
……
第二天早上,孫承宗的大營里升騰起了道道炊煙。
今天的飯菜比之前的要豐盛不少,最起碼粥也不像之前那樣,只是些清湯寡水。
士兵們不知道這一切代表著什么,可是卻吃的高興。
隨著決戰的時間一點點推進,在決戰前一天里,孫承宗讓曹文詔率領著第一支兵馬率先出發,攻打之前曹文詔攻打的那道防線。
在決戰那天,孫承宗率領著剩余的兵馬,攻打另外一處比較主要的防線。
與此同時,崇禎坐在御書房里面,右眼皮突然跳了起來,也沒來由的開始心慌。
崇禎深吸幾口氣,可是卻始終無法平靜下來。
自從孫承宗領兵出去之后,最初的時候孫承宗還讓人每隔一天傳回軍令,可是后面,好幾天才能見到一封軍令。
孫承宗在軍令上并沒有說明戰事的詳細情況,只以一句“戰事一切順利”代替。
孫承宗之所以這樣做,不是說他害怕崇禎的責罰,其實孫承宗這人也不在乎崇禎的責罰。
孫承宗這樣做,更重要的就是讓崇禎安心,也是讓朝廷安心。
雖然孫承宗的軍令上說“戰事一切順利”,可是,在前幾天,京城中突然起了
謠。
說武繼勝的兵馬已經被趙文給打的全軍覆沒,孫承宗也被趙文堵在了涿鹿山里面。
在剛剛聽到這些謠的時候,崇禎認為這只是一些無稽之談,并沒有相信,畢竟孫承宗的軍報上寫的“戰事正常”。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京城中的謠愈演愈烈起來,再加上孫承宗好幾天才會送來軍報,所以崇禎就有些擔心起來。
“朕怎么突然這么心慌?”崇禎有些心神不寧,他放下手中的毛筆,端起桌子上的一盞茶,一飲而盡。
“皇爺,孫閣老乃是身經百戰之人,有霍冠軍的能力,此番他帶隊,肯定能大破宣鎮。”站在崇禎旁邊的高起潛依舊不忘溜須拍馬。
崇禎搖搖頭,“這幾天京城里面的謠愈演愈烈,朕讓你派人去查,你查的怎么樣了?”
“回陛下,已經有了眉頭,再要不了幾天,就能查清楚這些事情。”高起潛回道。
崇禎點點頭,“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對了,今天孫閣老有沒有送來軍報?”崇禎突然想起了什么,看向高起潛。
高起潛搖搖頭,“陛下,沒有。從前天孫閣老送來之后,就一直沒有了。想必應該是孫閣老已經和趙賊決戰了,不然的話,不可能抽不出時間送軍報。”
“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崇禎道,“陪朕去御花園里面轉轉吧。”
崇禎實在安定不下來,所以就想著出去散散心。
高起潛跟在崇禎的身后,往后面走去。
如今到了秋天,御花園里面種植的秋菊已經開放。
秋菊綻放,雖然很美,可是在秋天里,難免顯得有些蕭瑟。
崇禎看著這些秋菊,長嘆道:“朕想起了反賊黃巢的那首《不第后賦秋菊》里面的那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皇爺為何會想到這首詩?這首詩是反詩,而且,當年黃巢雖然攻破了長安,可是后來也失敗了。
俗話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當年黃巢的聲勢不在趙賊之下,可是依舊落得一個失敗的下場。由此可見,趙賊折騰不了幾天了。”高起潛站在崇禎的身后,依舊拍著馬屁。
“但愿如此吧,如今朝廷已經經不起折騰了。這次的戰事,乃是朝廷的國運之戰,要是成功,朝廷便會如同鳳凰一樣,浴火磐涅。可要是失敗了,那朝廷的后果恐怕,恐怕……唉……”崇禎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化作了一聲幽長的嘆息。
……
曹文詔的兵馬來到了之前曹文詔攻打的那處地方附近。
此時的曹文詔率領了一萬五千五左右的兵馬。
孫承宗手中的兵馬原本有六萬人左右,可是接連的失敗,讓孫承宗只剩下堪堪三萬人。
這三萬兵馬被孫承宗分成了兩個部分。
“怎么回事?這幾天怎么沒見敵軍前來攻打咱們啊?這不正常啊,之前的時候,敵軍攻打不斷,怎么這次好幾天都沒有動靜。”那個營長站在防線后面的高處,舉著望遠鏡,一臉疑惑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