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數量很大,隊伍浩浩蕩蕩的走在湖廣的官道上,如同長蛇一樣,往西方而去。
趙文站在御書房的門口,看著天空。
天空陰沉,烏云低垂,沒多久便嘀嗒嘀嗒的下起雨來。
這個時候正是乍暖還寒時,一旦下雨,天氣將會尤為寒冷。
趙文站在御書房的門口,雙手抱胸,靜靜的看著眼前的小雨。
“這是對天下最后的戰爭,今年過后,天下就能徹底的平定下來。到時候,就是對國內進行重建了。”趙文長出一口氣,自自語的說著。
劉文眾撐著一把傘,出現在御書房外面的道路上。
他看到站在御書房門口的趙文,急忙一路小跑過來。
“陛下!”劉文眾收起傘,放到御書房旁邊的臺階上。
“進入說吧!”趙文說著便走了進去。
劉文眾整理了一下衣服,急匆匆的跟在趙文身后,走了進去。
“陛下,這是河南官員送上來的奏折,是關于黃河的,還請陛下過目。”趙文剛剛坐下,劉文眾就迫不及待的從懷中取出一封奏折。
陳東來將劉文眾的奏折拿了過來,交給了趙文。
趙文接過奏折,翻看起來。
奏折上寫道,進入三月份以來,黃河流域河南北部開封府一帶便大雨不斷,黃河水位不斷上漲,河水混濁,恐有水患之危。
趙文看著手中的奏折,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大雨不斷,黃河水位上漲,這不是什么好事,要是處理不好,災禍無窮啊。”趙文放下手中的奏折,一臉凝重的道。
“陛下,黃河泛濫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開封府中人口眾多,朝廷在拿下開封府的時候,城中百姓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損失。
如今,開封府一府之地的百姓數量恐有百萬余人,要是黃河決堤,開封府將會是一片澤國,甚至還會影響到南直隸一帶。
黃河決堤之后,沒有五七八年的功夫,是恢復不過來的。”劉文眾鄭重無比的對著趙文說道。
自從華夏有文字記載以來,史書上對于黃河的記錄就數不勝數。
從萬歷二十四年一直到萬歷四十三年,黃河一共決堤十八次,幾乎是每年就會
決堤一次。
這條母親河性格無常,幾乎每年都要鬧騰出一點動靜出來。
趙文深知黃河決堤意味著什么,這種災難,甚至比慶陽府發生的疫病還要嚴重。
“派遣專員過去實地勘察,對黃河進行監視,要時刻掌握黃河水位的動向。
還有,讓當地官員組織當地百姓,對黃河大堤進行加固,爭取將黃河的危險降到最低。
同時做好最壞的打算,要時刻準備疏散黃河兩岸的百姓。”趙文有條不紊的下達了各條命令。
劉文眾沖著趙文拱拱手,退了出去。
劉文眾出去之后,趙文便讓陳東來將孫元化找了過來。
沒多長時間,孫元化便來到了御書房里。
趙文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孫元化,說道:“河南開封府一帶的黃河恐怕有水患,現在朕命令你部,抽調擅長土木的人手,去河南。
對黃河兩岸進行勘察,爭取拿出一個治理黃河的方案出來,解決開封府一帶黃河的決堤風險。
不光是開封府一帶的黃河,這次事情結束之后,對黃河全段勘察一編,將危險地段弄出來,然后進行處理。”
孫元化躬身行禮,道:“謹遵陛下命令!”
孫元化退出去之后,外面的雨淅淅瀝瀝的大了起來。
趙文聽著外面的雨聲,長出一口氣,自自語的道:“真是個多事之秋啊,去年有疫情,今年的黃河水位又開始上漲。小冰河時期,真是沒完沒了啊。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真是個多事之秋啊!”
明末的環境就是這樣的,災難不斷。
趙文坐在椅子上,閉著眼睛,回想著歷史上這個時代都發生過什么樣的自然災害。
一個時辰之后,趙文睜開眼睛,讓陳東來取出宣紙,開始在宣紙上書寫了起來。
差不多半個時辰的時間,趙文放下了手中的毛筆,靜靜的看著面前的宣紙。
能被記錄在史書中的自然災害,都是影響非常大的自然災害。在明末的歷史上,自然災害不斷,有很多自然災害不會被記錄在史書中。這些沒有記錄在史書中的自然災害,趙文也不從得知。
所以,宣紙上只有影響大的自然災害。雖然不能將明末所有的自然災害都寫出來,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將這張宣紙送到議政院去吧,這是未來三十年里各地有可能的發生的災禍,送到議政院讓他們早作準備。要是有人問,就說這是朕夜觀天象,算出來的。”趙文指著桌子上的紙,對著陳東來說道。
陳東來看著宣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并沒有懷疑趙文這番話的真偽。
要是換成其他人,陳東來根本就不相信還能將未來三十年間的自然災害預測出來。
可是放在趙文身上,陳東來連猶豫都沒有猶豫。
在陳東來進宮的這些時間當中,陳東來越發的覺得眼前的趙文不是普通人。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怎么可能弄出那么多好東西?而且還都是史書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好東西。
陳東來拿起桌子上的宣紙,急忙走出御書房。
來到議政院,陳東來直接來到了劉文眾辦公的班房里,將趙文書寫的東西交給了劉文眾。
“劉大人,這是陛下讓我交給大人的。陛下說,這是未來三十年間有可能發生的災禍,還請劉大人重視。”陳東來將宣紙從懷里取了出來,交給了劉文眾。
劉文眾一臉震驚的接過宣紙,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這真是陛下交給我的?這是怎么來的?”劉文眾看著手中的宣紙,不可思議的問道。
陳東來點點頭,道:“這真是陛下的,我還敢犯這種殺頭的罪嗎?陛下說,這是他夜觀天象算出來的。”
“既然真的是陛下弄出來的,那我就放心了!”劉文眾長出一口氣,將手中的宣紙整理好,放在了桌子上。
對于趙文的本事,劉文眾從來沒有懷疑過。
如果趙文說自己會飛,劉文眾也不會有任何懷疑。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復旨了!”陳東來說著便走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