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李小穎正坐在坤寧宮的大典中,手中拿著一份今天的報紙,津津有味的看著。
雖然趙文沒有定死李小穎的活動范圍,但是李小穎覺得,自己是皇后,就應該有皇后的樣子。
在李小穎的傳統觀念中,拋頭露臉的事情還是少做,所以李小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皇宮中,平日里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報紙。
李小穎書香門第出身,對于文字一類喜歡也比較正常。
“看什么呢?這么高興?”趙文看著坐在主位上,一臉笑容的李小穎,笑問道。
李小穎聽到趙文的聲音,放下手中的報紙,站了起來,“沒什么,報紙上面的故事罷了!”
“說實話,報紙上面確實有些不錯的故事!”趙文走到李小穎的面前,笑呵呵的說道。
趙文坐了下來,拉著李小穎坐在了自己的旁邊。
“我已經決定過幾天就舉行立儲大典!”趙文看著李小穎,開口說道。
李小穎稍微愣了一下,隨后道:“怎么這么著急?他年齡還小,什么時候都行!”
雖然趙文很早之前就決定將趙銘宇立為太子,但那只是口頭上的約定,立儲大典一天沒有舉行,事情就一天不能徹底的定下來。
李小穎作為趙銘宇的母親,心里自然忐忑。
李小穎長出一口氣,放松了心,“銘宇這孩子就喜歡玩鬧,前幾天竟然還爬上樹掏鳥窩,真是不知道怎么說!”
“哈哈,這才證明他身體好!”趙文毫不在意的哈哈大笑。
……
劉文眾從議政院的大門走出,坐上了在議政院外面等候依舊的燒柴小汽車。
燒柴小汽車很早就制造了出來,只不過燒柴小汽車現在的產量還不是很大。
畢竟工廠還是以生產卡車為主,主要供應軍隊。
再加上趙文對燒柴汽車進行管控,所以在如今的宣鎮,能坐燒柴小汽車出行的人屈指可數,除過趙文以及趙文的家人之外,也就是幾個對宣鎮
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才有坐燒柴小汽車出行的資格。
劉文眾作為趙文手中的頭號文臣,尤其是李小穎的干爹,當然有資格坐。
燒柴小汽車和那種老爺車比較像,前面的引擎蓋圓頭圓腦,體積比較大。
汽車尾部還有一個儲存煤氣的鐵管子。
劉文眾坐在燒柴小汽車中的后排,閉目養神。
“嗤!”
司機突然踩下了剎車,刺耳的剎車聲響了起來,劉文眾在慣性之下,身子往前。
幸虧現在的速度不快,再加上劉文眾系的安全帶,不然的話,劉文眾肯定會撞到前面的座位上。
劉文眾一臉陰沉的對著司機說道:“怎么回事?”
司機急忙轉過腦袋,一臉抱歉的道:“大人,這不是小的故意的,前面有人擋道,好像是個道士!”
“有人擋道?道士?這是怎么一回事?”
劉文眾心里的憤怒也消散不少,畢竟這又不是司機故意的。
劉文眾順著前擋風玻璃往外看去,果然有一個道士站在車前面。
“大人,確實是一個道士!”司機再次說道。
司機說罷,便將腦袋伸出車窗,便沖著前面大聲呵斥,“唉,你是誰?杵在哪干什么?趕緊離開!”
在汽車的前面,一個頭發花白,年齡在六七十歲上下,臉上滿是皺紋,穿著滿是補丁、灰撲撲道袍的道士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
這道士左手拿著浮塵,右手拿著一個破了一個大洞的幡旗。
“說你呢?趕緊走啊!”司機再次開口呵斥道。
道士就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依舊靜靜的站在那里。
劉文眾投過前擋風玻璃,看著這個道士,一臉的古怪,“這道士該不會是故意的吧?”
“大人,我下去看看!”司機說著就走下了汽車,來到了道士的面前。
“嘿,你這道士是瞎了眼不成?竟然敢在這里一動不動,你就不怕將你撞死了?我再給你說,車上的人可是劉大人,你趕緊給我滾!”司機沖著道士喝罵了起來。
可是,道士依舊不為所動。
“嘿,你這老道士,真是不知好歹!”司機說著就伸出手,去推道士。
司機的手狠狠的推在了道士的身上,但是,這個道士紋絲不動。
司機不信邪,加大的力量。
可是,不管司機怎么加大力量,這個道士依舊沒有動彈。
司機臉色凝重起來,將手從道士身上挪開。
“這人有古怪啊!”司機暗道。
坐在汽車中的劉文眾從汽車上走了下來,他看著面前的道士,沉聲問道:“你是誰?在這里干什么?你這是在等老夫嗎?”
劉文眾不是傻子,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劉文眾也反應過來,這人肯定是在這里等他。
也是,劉文眾每天回家的路線都是固定的,有心人稍微一打聽就能打聽出來。
道士的眉毛挑了一下,半瞇著眼睛,上嘴皮子和下嘴皮子一碰,擠出一句話,“當今議政院的主事人劉文眾劉大人!”
“是老夫,你找老夫何事?!”劉文眾問道。
“當今太子!”道士沒說別的,只擠出了這幾個字。
劉文眾更疑惑了,這個故作神秘的老道士到底想干什么?
雖然立儲大典還沒有舉行,但是宣鎮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趙銘宇要被立為太子了。
這個道士跑到這里來,故作神秘的找自己說這事,到底想干什么?
“自秦以來,凡開國皇帝的太子,無一善終者!”道士又開口了。
劉文眾只覺得自己的腦袋轟的一下,一片空白。
沒錯,這個老道士說的沒錯。
秦朝時,公子扶蘇被胡亥趙高設計害死,漢朝劉邦的太子劉盈在自己母親的控制下,做了一個短命鬼。
隋朝的太子楊勇被楊廣害死,唐朝的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害死,宋朝的趙匡胤還沒來得及立太子便在斧聲燭影當中沒了聲息,明朝太子朱標地位穩固,沒有人和他爭搶太子之位,可卻得病而亡。
雖然這個道士說的不是很對,但也八九不離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