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的意思是,既然早晚都要遷都,還不如早早的遷都京城,畢竟宣鎮這個地方和京城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足。”齊青田看著趙文,開口說道。
齊青田的聲音剛剛落下,劉文眾便反駁了起來。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按照你說的來辦,這么早的遷都,對于整個國家來說,影響甚大。如今宣鎮中有大量的工廠以及工業區,如果現在遷都的話,這些工廠和工業區該怎么辦?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雖然京城在地位以及地理條件上比宣鎮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但是要知道,現在的京城幾乎沒有任何工業設施,也沒有任何工廠。
京城里面的那些房屋建筑,幾乎都是老舊的房屋建筑,遷都過去怎么辦?難不成把宣鎮的這些工廠和工業區全都扔了不成?”
劉文眾反駁著,他并不認同遷都,在他看來,就算遷都也不能現在遷都。
“劉大人,此話差矣。遷都京城之后并不代表這些工廠工業區全都不要,咱們是遷都又不是干別的。能遷到京城去的東西遷到京城去,遷不到的就留在宣鎮,這些東西又沒長腿又跑不了,怕什么?”齊青田開口說道。
劉文眾的臉色難看得起來,齊青田說的這個說法,劉文眾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話是這樣說的,可是現在京城年久失修,臣的意思是,要不等將整個京城全部修繕完畢之后再遷都吧?”劉文眾試探性的看向趙文。
趙文說道:“等將整個京城修繕完畢之后再遷都,估計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有些事情不能耽擱,越耽擱花費的時間越長。
朕是從宣鎮起家的,你們這些文武大臣對宣鎮也有感情,但是你們要弄清楚一件事,宣鎮確實不適合作為一國之都,倘若宣鎮能作為一國之都的話,朕也不會遷都京城。”
“陛下遷都之事,可不能輕下決心,這是事關國運的事情,對于國家的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臣希望陛下能夠三思而后行。”劉文眾見趙文決心已下,也不好再說什么,只能說一些讓趙文三思的話。
“遷都這件事情朕已經定了,不會再有任何的更改。下去之后,你們好好商量一下遷都的各項事宜,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了,你們先下去吧。”趙文對著坐在自己對面的這些官員不容置疑的說著。
坐在趙文對面的這些官員,見趙文已經下定了決心,也不好再說什么,只能站起來,按照趙文的命令,先退出了御書房。
看著這些人退出去的身影,趙文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又接著開始批閱奏折。
現在的趙文是非常忙碌的,因為趙文的大軍已經開始向云貴地區集結。
在之前的時候,趙文曾經讓趙大牛宋虎他們做好出征的準備,那個時候趙文就已經做好了出征東南亞的準備,現在各項條件已經差不多,大軍已經踏上了征程。
云貴地區山勢險峻,叢林眾多,鐵路不好修建,所以鐵路現
在并沒有修建云貴地區。甚至連四川都沒有修建到,要進入四川就必須通過漢中。如今的鐵路也只修建到漢中那邊。
一列列火車從宣鎮出發,朝著漢中那邊開去這些火車上滿載各種戰爭物資,為出征東南亞做足了準備。
這次出征東南亞,趙文并沒有太過心急,將所有的兵力全部壓上去。
和在內地作戰不同,出征東南亞是水磨功夫,所以,趙文這次并沒有派出太多的兵馬,只是讓趙大牛率領了三萬士兵。
趙大牛率領的這三萬士兵已經進入了四川來到了成都。
在成都城的城外,一片連綿不斷的大營圍繞著成都的城墻。
營地正是趙大牛率領的這三萬士兵所安扎下來的營地。
趙大牛站在中軍大帳中,在大帳的中央掛著一張東南亞的地圖。
趙大牛站在東南亞地圖的面前,一臉認真的看著這張地圖。
“這里多山,叢林密布,重型武器不好運輸,在叢林中作戰,這些重型武器所發揮出來的威力也有限,所以在這次的戰爭當中,那些重型武器一個都不能攜帶,帶著也是累贅。”
“安南這片地方,這次一定要拿下。如今這片地方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是莫朝,一個是黎朝。
這兩個國家一直征戰不休,現在是黎朝占上風,管他是哪個朝,占上風,直接滅了他們。”趙大牛摸著下巴上的胡子,眼睛中滿是陰冷的光芒。
“在家呆了這么長的時間,我這身子骨都快散架了,這次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說什么也要好好的發泄一番。”
趙大牛的眼睛一直盯著安南的地圖。
現在的安南并不是鐵板一塊,還處于南北朝時期,現在的安南被分裂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位于云貴附近的莫朝以及更南邊的黎朝。
這兩個國家之間水深火熱,一方恨不得另一方全部死干凈,屬于那種不死不休的程度。
在這兩個國家當中,實力最大的便是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