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為必要的前提。
同時,以謝凡目前所在的軍區為試點,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推動軍隊的現代化改革。
“說句實話,我們算是如夢初醒,原來,我們提倡的傳統的戰爭思維已經無法應對現代戰爭的復雜性。”
說到這里,謝凡微微停頓了片刻。
信息化改革,說起來容易,可是真當實施起來的時候。
卻發現,原來如此的困難重重。
首先,就是要面對復雜的局面。
這種局面,不是出于內部,而是從外部形成的。
技術封鎖就是第一道難關。
目前的華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盟友。
國際舞臺的復雜性,很難獲取到有用的信息和科技。
誰都不愿意見到一個強大的華夏。
接下來,還要面對軍事體系中的諸多短板。
從依賴大規模兵力和傳統武器裝備,轉向注重科技、信息化和戰略的有效運用。
說起來簡單,可真正著手的時候,卻又給人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作為試點的改革的中堅力量,說實話,謝凡深知其中的艱辛。
“我們原本想要嘗試尋求合作,但是,就目前而,咱們國內能夠達到相關標準的科技企業,實在是少之又少。”
這幾年時間,軍方一直都想要尋找一個切實可靠的企業,來承擔這份重任。
只可惜,直到目前為止。
國內但凡出名的科技企業,或多或少,其背后都有海外企業的背景。
這種情況,軍方也不敢貿然將核心需求,交給這一類企業研發。
這不等于是將手中的牌,直接亮給了別人。
可是,想要靠自主研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又不太現實。
國內的科研部門,雖然投入了大量了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