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只有在天災面前。
才能真正體現出華夏的團結。
“程總,不知道你們想要捐些什么物資?”
“各類糧食1萬噸,帳篷10萬頂,搜救沖鋒舟500艘,飲用水20萬箱。”
“噗。。。”
“程總,你再說一遍?多少?”
“各類糧食1萬噸,帳篷10萬頂,搜救沖鋒舟500艘,飲用水20萬箱。”
“真的?”
“兩位領導,東西已經在倉庫里了,當然,這只是我們龍騰的第一批物資,其他的物資,正在源源不斷運送來的路上,只不過,我們的運輸力量有限,雖然我們已經調集了所有資源,但運輸方面。。。”
“交給我們處理,程總,實在是太感謝你了。”
感激之情,溢于表。
“這都是我們陸總的意思,我只不過是負責而已。”
“不管是你,還是陸總,都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啊。”
興奮。
兩位主要領導的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
這才是擔當。
價值幾何就不用說了。
關鍵,這一批次的物資,對于抗洪救災的前線來說,就是雪中送炭。
要知道,此時此刻,前線的官兵們,都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在抵御著洪水。
人力。
在大自然的面前,顯得是如此的渺小。
官兵們在接到指令之后,千里奔襲。
連續奮戰14小時查堵滲水洞,有好多官兵,因體力透支而昏倒。
在搶險中,有一名年僅20歲的新兵,強忍頭痛、發燒40c仍堅持,最終因極度勞累倒地犧牲。
大堤搶險現場,被解救出來的群眾,跪地哭喊“求你們別跳了,房子我們不要了”。
在天災面前,人命才是第一位。
可官兵們,為了保護老百姓的財產,寧愿冒著一次又一次的危險。
這如何不讓人動容。
洪水肆虐下,百姓失去家園,官兵用生命筑起防線,百姓用真誠回報這份無私奉獻。
戰士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中用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
用手握住鋼筋,再用鐵錘把鋼筋敲進去,好讓上面的人建成框架便于救災。
先頭部隊。
三天三夜里沒有合過眼,只吃了一個包子和一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