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都買了?”陳浩問道。
“都買了。”
“陳隊長,謝謝你,買了不少東西,江城市就是不一樣,大的很,買了些特產,港餅,還有麻糖,都買了些,帶回去給娃,肯定喜歡。”
黃永很高興,剛剛出去買東西的功夫,就把茅臺給賣了。
10瓶茅臺,每瓶茅臺價格12塊錢,全部都脫手了,一共賣了120塊錢。
這還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擔心被發現了會被按照投機倒把處理,所以快速出手,沒有討價還價。
全部都被一個人買去了。
要是再轉悠一圈,問一問,肯定能賣到更高的價格。
跟趙啟成兩個人平分,一個人能拿60塊錢!
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都是陳浩給的!
“我給家里買了些布,還有幾雙鞋子。”楊艷說道。
要帶回去,就買了容易帶的,布匹,糕點,鞋子,都是容易帶的,在路上磕著,碰著了,沒多大的問題。
“有人帶回去要快多了,比自已寄回去節約,還能節省時間。”蘇小娟說道,“上次我給家里寄了東西,家里說沒有收到,去郵電局說這事,只說讓我等著,等到現在都沒消息。”
郵電局的人手不足,各項規定制度也不是那么的正規,很多東西都靠手寫,途中更是不好追蹤,運輸的方式也很單一。
包裹送的慢是一個方面,再有一個就是可能會丟了,別說是普通包裹,就是考上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也可能會丟。
放在這會兒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有人能幫著往家里帶東西,比自已去郵電局寄包裹要好的多,一個是省錢,再一個就是到的時間更快,更安全,不會半途就弄丟了。
“往后每個月要往江城市這邊來一趟,你倆有什么東西要帶回去的跟我說一聲,我直接開著車帶回去。”黃永笑著說道。
這個順手的忙,他愿意幫。
而且他隱隱的覺得,楊艷和蘇小娟未來的前途或許會很不錯。
陳浩這個人有做大事的風格。
話本和戲曲里面才能看到,聽到的英雄人物的做事風格,在陳浩的身上都有,跟著陳浩的楊艷和蘇小娟,說不定能走得更遠。
在茅臺廠的分量會急劇上升。
幫兩人往家里帶點東西,不費什么事,能加深關系,這種忙他很樂意。
“那就多謝了。”楊艷感謝道。
離著家里遠,一時又不好回去,要是有人能夠幫忙往家里帶些東西是再好不過。
“先前專賣店還沒有裝修起來,咱們還沒有那么忙,時間比較多,現在裝修店裝修好了,馬上就要營業了,后面空閑的時間更少了,回去肯定就更加不方便了,一年可能也就頂多回去一兩次。”蘇小娟說道。
“不過好在專賣店里裝了電話,有什么事情也能夠給家里打個電話聯系,倒也還好。”
一開始的時候,到江城市這邊來,蘇小娟還很不適應,但這幾個月下來,她已經適應了。
電話不是直接打到家里的,家里沒裝電話,而是打到茅臺上,再讓人幫著傳話,喊家里人過去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