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百戶濃眉一擰:“這個姓吳的真是想銀兩想瘋了!我大周王朝征收捐稅,必須由朝廷制定相關法度。擅自加稅,或者更改稅率會被降職甚至處死的!”
黃先生也說道:“秦村長,吳縣丞是欺負爾等軍戶不懂朝廷稅務法度,所以才敢膽大妄為巧立名目,并且,你若懂得軍田的作用,軍戶的職責,你就更不怕官府無良官吏的敲詐了。”
秦明焉能不知軍田的作用和軍戶的職責,但既然對方想賣弄,自己配合就是。
于是拱手:“愿聞其詳!”
黃先生換了一下二郎腿,聲音也提高了些:“大周軍田的本質是‘以田養軍’。即朝廷將土地劃撥給軍戶,由軍戶耕種并繳納‘屯田子粒’。”
“你知道‘屯田子粒’是何意嗎?”黃先生突然問了秦明一句。
秦明回應道:“‘屯田子粒’應該是類似普通田地的田租吧。”
“然也!”黃先生點點頭,“秦村長果然聰穎,‘屯田子粒’用于替代部分軍餉,減少朝廷軍用開支,軍田產出的‘屯田子粒’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存留,即留存衛所,直接供給本地衛所軍糧、軍戶口糧,這是軍田‘以田養軍’的核心用途。”
“至于另一部分嘛——”黃先生先拉了個長腔后喝了一口茶水,“另一部分是起運,所謂起運便是指若某衛所軍田產出過剩,朝廷會將該衛所過剩的糧食調撥給那些歉收的衛所。”
“也就是說,軍田根本不需要用銀兩繳納捐稅。秦村長,黃某如此闡述你懂了吧。”
“在下懂了!也放心了。”
秦明話落,薛百戶接話道:“秦明,當初本官支持靠山屯收回軍田,并非只是為了幫助爾等軍戶,乃是為了朝廷。現如今韃虜虎視眈眈,想犯我疆土。軍戶需重新發揮作用,平時耕作,戰時出征。”
“希望爾等軍戶能夠借此機會,起到榜樣之作用。”
“百戶大人用心良苦,我等軍戶定當恪盡職守,做到召必戰,耕必豐!”秦明聲音不大,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秦村長,黃某有一事不明,還望解惑。”
“黃先生客氣,有什么需要在下闡明的,直便是!”
黃先生點點頭:“你剛才所,‘召必戰’,黃某聽懂了,但‘耕必豐’是何意?任誰都知道種田耕作能否豐收,要看是否風調雨順。你卻說‘耕必豐’,此話是否有點大啊?”
“黃先生所極是。”秦明首先肯定了對方,然后道,“千百年來,農人耕作一是要看土地是貧瘠還是肥沃,一是要看老天是否發脾氣。然則,在下卻堅信人定勝天!”
“人定勝天?”黃先生和薛百戶全都瞪大了眼睛。
“對!”秦明堅定地點點頭,“不說別處,單說靠山屯土地貧瘠,即便遇到好年景,能維持溫飽就不錯了。在下記得幾乎每年都由朝廷調撥糧食。”
“軍田收回后,鄙屯已著手進行土壤改良,明年春播前便會有一部分薄田變為肥田,有個年,靠山屯全屯的薄田就全都會變成肥田!”
“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黃先生好像對秦明的話特別感興趣。
“當然!”秦明繼續道,“再有就是,靠山屯的灌溉問題,鄙屯想通過興修水利,把秀女湖的水引上來,到那時鄙屯就再也不怕有人截斷清河了。”
這回輪到了薛百戶瞪大了眼睛:“秦明,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秀女湖所在位置,比靠山屯低那么多,你如何做到把水引上去?”
“百戶大人,暫且保密,到時便知!”
秦明之所以在這里說土地改良和興修水利之事,他可不是說給薛百戶聽的,而是說給黃先生聽的。
他隱約感到這個姓黃的,絕對不是凡夫俗子。
畢竟,興修水利這樣的事情一個靠山屯干起來肯定要費事,但如果有厲害的大人物支持呢,無論在財力還是在物力方面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果然,就聽黃先生說道:“秦村長,你若是能做到像你說的那樣,不論是土壤改良,或者是興修水利,黃某會鼎力相助!”
“多謝黃先生抬愛!”秦明再度拱手致謝,“明天開春,您若是有時間可以到鄙屯看看改良過的土地上生長莊稼!這么說吧,用不了幾年,人們便可以吃上反季蔬菜了。”
“反季蔬菜?”
“對!比如說,冬天可以吃上黃瓜,茄子、辣椒、韭菜、芹菜等夏季蔬菜。”
“這,這……”黃先生張大了嘴巴,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薛百戶則是一臉怒氣,如果不是看在秦明有點能力以及英若男的面子上,大嘴巴早就扇過去了。
“簡直是一派胡!說你胖,你還喘上了!”薛百戶橫眉立目,手指秦明,“你剛才說什么‘人定勝天’,‘水往高處流’,也就算了,現在又來了個冬天吃夏天才能長出來的蔬菜,是不是覺得黃先生夸你兩句,就可以隨便嘚瑟!”
秦明也不生氣,畢竟對方不曉得什么是科學種田、科技興農。
卻聽黃先生笑道:“百戶大人何至于發如此大的火?”
薛百戶余怒未消:“這小子實在是太氣人!話大得都沒有邊兒了!這是在百戶所,倘若在皇上的大殿上,就得治他個欺君之罪,腦袋便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