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能早一點從《銀河之花》里看出那些結論來,如果媽媽能早一點受到啟發行動起來,她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為什么不把主題畫得更明確一點呢?
為什么不把這種能救人的東西創造得更耀眼,讓任何人看一遍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溫璨數不清有多少次滋生過這樣的想法,伴隨著一起的還有如“為什么我不阻止她?我那次明明更想去海邊玩而不是回花盒的”、“都是因為我太懂事了,知道媽媽想回去就藏起了自己的想法,而如果我是一個更任性的兒子就好了”、“為什么我會是這樣的人?是天生的嗎?還是我媽媽的教育太成功?”、"如果媽媽不是這樣厲害的人就好了,如果她再普通一點,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也不會遇到那樣的男人?"、“如果我沒有出生就好了”、“如果我爸爸沒有出生就好了”、“如果我媽媽……”
……
人在崩潰時總會無數次假設不同的人生道路。
可這并不能讓人變得好過――就像某種成癮反應一樣,明知道只會導致更深更重的混亂,甚至可能會致死,也依舊無法停止混亂癲狂的思考。
充滿戾氣、充滿無望的狂躁。
甚至非常卑劣。
――而這都是溫璨曾以為自己絕不擁有的東西。
而為了壓制住這些可能會影響他行動的思緒,他把這些假設全都壓在箱底封鎖起來。
不碰、不想、不聽。
可命運好像非得跟他做對一樣,沉寂多年后第一次復出的不死妖,就直接撞到了他手上。
讓他想不碰不想不聽都不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