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民國投機者 > 第十五節 教導

            第十五節 教導

            作為副官自然要跟在長官身邊,至少不能太遠,要保證隨叫隨到。莊繼華和蔣先云開始也以為是這樣,可是孫中山只送給他們一人一堆書,包括國民黨一大宣、三民主義講演、帝國主義侵華史等,然后就讓他們讀書,每天將讀書心得交給他審閱,這下倆人明白了,孫中山這是親自教導他們。蔣先云有些為難,莊繼華知道他為何為難,只是這沒法勸。他倒無所謂,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信仰什么,每次就當寫文章交上去,不過還是不知不覺的把前世的一些東西寫出來了。

            比如平均地權,他認為孫中山提出的核實全國地價的方法行不通,提出采取收入遞增稅的方法來平抑貧富差距。這對于后世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但在這個時代卻是很新穎的。

            對于這一點蔣先云卻不同意,倆人當著孫中山的面爭論起來。

            蔣先云引用共產國際關于地主富農理論駁斥莊繼華,認為這是對剝削者的讓步,應該讓剝削者把他們剝削勞動人民的財富歸還給勞動人民。

            莊繼華則認為剝削是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而且強行平均財富是對私人財產的暴力侵犯,違自由原則,況且大多數地主富農的財富來自自身勤勞持家,善于經營,惡霸地主是少數。

            蔣先云譏諷的說善于經營實質就是巧取豪奪,財富的積累過程就是剝削過程,同時引用馬克思關于資本的描述,說明這種積累本身就是犯罪。

            莊繼華同意馬克思關于資本的描述,但卻不認為剝削是犯罪,他解釋道自商業誕生以來剝削就客觀存在,資本家開工廠的一個基本目的就是賺錢,如果不為賺錢他還開什么工廠,同樣農民有勤儉持家者,也有卯吃寅糧者,拋開其他的原因,一旦遇上天災,后者必然要借貸,可是誰也沒有必須借給你的責任,付出代價是必然的,因此剝削并非犯罪,而是商業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要想徹底剝削就必須徹底消滅商業,而消滅商業是不可能。

            蔣先云反駁說消滅剝削是可以的,蘇俄就辦到了。

            莊繼華有點為難,他總不能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蘇聯徹底失敗了。但他還是堅持認為蘇聯也沒有辦到,因為蘇俄還存在商業交換,只是它的那種剝削還沒有認識到。

            孫中山開始很有興趣的聽他們倆的爭論,最后忍不住也加入進來。他贊成莊繼華關于大多數地主富農財富的觀點,可是他認為莊繼華的辦法過于緩慢,另外很向往蘇俄在革命后國力的迅速增強,認為這對中國有借鑒作用。

            莊繼華則說蘇俄國力迅速增強中包含絕大危機,它是以犧牲輕工業和農業為代價,強力發展重工業,導致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個扭曲的經濟,這種扭曲到一定程度將使國家經濟崩潰。

            這場由土地引發的關于剝削的討論他們算打了個平手。

            倆人關于革命的策略的觀點卻是一致的,都認為國共合作是取得革命勝利的基礎。但在對外關系上卻產生分歧,分歧的主要點就在主要敵對國家。蔣先云認為是英國,莊繼華則毫不猶豫的選擇日本。

            莊繼華認為英國在歐戰后實力已經削弱,已經無力大規模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但日本不一樣,日本在歐戰中沒有絲毫損失,國家實力不降反升,而且日本自民治維新以來一直奉行對外擴張政策,而且它擴張的主要方向是中國。

            蔣先云部分同意莊繼華對日本的觀點,但他認為英國在中國有重大利益,特別是長江

            中下游地區,革命首先會在發展到這一帶,僅僅收回租界一條就會讓英國人狗急跳墻。他舉出商團事件的背后就是英國政府。

            莊繼華也同意收回租界會讓英國政府感到很痛,可關鍵是英國沒有實力派出大批陸軍干預。最多派幾艘軍艦來示威,派出陸軍絕不可能。

            倆人爭論多次,有時是在孫中山面前,有時是在倆人的房間里,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過,孫中山也不再著急的催促各軍北上,只是象征性的發一通電報,里面不疼不癢的批評幾句,這反而讓各軍產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可是孫中山也不解釋,已到韶關的朱培德幾次來行營發牢騷,孫中山也只是簡單的安慰幾句,唯一了解的孫中山目的的卻是蔣介石和廖仲愷,倆人接到孫中山秘密發來的命令,要他們做好一切武力鎮壓商團的準備。

            這天孫中山又在審閱倆人的筆記,談論幾句后突然問道:“你們認為該怎么解決商團事件。”

            莊繼華和蔣先云同時反應過來,孫中山現在需要的是理由。在前期政府已經和商團達成協議,現在又要武力解決,如果沒有好的理由,那么政府威望必然要受影響,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蔣先云首先說道:“學生建議在廣州城外集結黃埔軍校學生和工團軍農團軍,然后發動工人農民向政府請愿,要求政府解除商團武裝。”

            莊繼華想想卻說:“學生以為等就行了。”

            等,孫中山和蔣先云有些納悶,莊繼華接著解釋道:“商團人員都是由一些富家子弟組成,平時嚇嚇地痞流氓還可以,真上戰場是不行的,用不著集結很多部隊。至于….,你們知道嗎,有錢人都有個壞毛病,就是愛惹事,這些人平時就趾高氣揚的,現在吃了那么大的虧,早就想發泄發泄了。所以我們就等他們出來惹事,然后就該我們動手了。至于部隊,學生建議不要從韶關調,只需悄悄的把黃埔學生和工團軍武裝起來就行,只要首戰打掉它的指揮中心西關,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廣州城,外地的商團武裝可以傳檄而定。”

            孫中山聽明白后,很生氣地責備道:“等他們惹事?等他們惹出事來我們要死多少人?這些人難道不是我們的革命群眾?就讓他們白白犧牲?要是他們不惹事怎么辦?你是不是要挑唆他們惹事?文革,革命不能只求目的不管手段,這樣的手段只能得逞于一時。革命是正大光明的事業,不能通過陰暗的手段實現。”

            莊繼華一聽臉色通紅,他就是這個意思,他設想的是現在只缺一個理由,那么就尋找一個理由,或者制造一個理由,前世老美經常這樣干,很容易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