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蔣介石說王柏齡將擔任二團團長,何應欽嘴角輕蔑地一撇,空想理論家,他早知道學生們給王柏齡取的外號,不過他也摸清了蔣介石的意圖,王柏齡就算什么都不是,但他對蔣介石忠誠,所以蔣一定要用他。
蔣介石把手中的文件交給何應欽:“你拿回去修改一下。”
“是,校長。”
“今天請你們來,是我對青年軍人代表會有幾個想法,想和你們倆討論一下,看能不能行。”周主任邊給兩人倒水邊說。
確實如傳說那樣平易近人,莊繼華想到前世的一些關于周主任的傳說,連忙說:“我也是第一次搞這樣的團體,沒什么經驗,其實巫山比我強。”說完看看蔣先云,有些歉意的說道:“我當時就對校長說,我給巫山跑腿,可是校長….”
其實莊繼華是真不想搞這么個組織,在這方面他繼承了前世的習性――不喜歡政治,平時學校里有什么政治性的話題,他是能躲就躲,實在躲不了才發表那么幾句。至于那些名人演講,如果能不聽,就決不去,不過他沒躲過幾次,不是蔣先云就是賀衷寒非要拉上他,在那些慷慨激昂的會場,他總激動不起來。最讓他煩的是會后,話題總要被議論幾天,有時他惡意的設想,是不是應該在黃埔開間迪吧,讓這些精力旺盛的學生去那里消耗一下。所以他很愿意將這個青年軍人代表會交給蔣先云來操作,反正他也喜歡。
“文革,你又來了,當初粵軍講武學校的章利民王橋生氣勢多高,要不是你舌戰群雄,他們能這么快加入。你再說那話可就沒意思了。”蔣先云說道。
“以前的事就不要再說了,我想聽你們談談目前有哪些困難。”周主任拉過一把椅子坐在兩人對面。
“我感到成員發展慢了。”蔣先云說。
“什么事都作什么事都沒結果。”莊繼華說道。
“對,問題找到了,那么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改變呢?”
“輪值制。”莊繼華說道:“目前我們采用的是各學校輪流主持,由于各校之間互不服氣,上期未完成的事,下期不愿接著作,反而愿意另作一件,這樣就成
了事事都作,事事無成。”
莊繼華分析過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前世的公司里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不過那可以用物質的方式解決,現在這種情況,他有點束手無策。
不過周主任這么說卻讓他起了些心思,青代會里有蔣先云,周主任不可能不了解情況,昨天晚上蔣先云很晚才回來,黃埔軍校雖然不如前世軍校管得那么嚴,晚上學生也是不能出校的,而楊其剛始終在寢室,中間李之龍和陳賡還來串了次門,那么蔣先云干什么去了,只能是找周主任來了。想到這里他心里泛出些許不舒服。
“我們宣傳的力度不夠,要加強宣傳說服工作,現在的問題沒有時間,也許畢業后就能多些時間。”
“看來你們都清楚問題所在,不愧是黃埔雙雄,昨晚你走后,我反復考慮很久才得出這兩條。”周主任說道。
莊繼華聞心說名不虛傳,自己這里剛有些不爽,周主任就看出來。其實他又想差了,周主任根本沒打算瞞,因為他認為以莊繼華的才干不可能猜不出蔣先云昨晚來找自己的事。今天他的目的是見見莊繼華這個人。
“既然我們達成共識,那我提兩條建議,你們斟酌。”周主任說的很客氣。青代會是一個學生組織,目前還不屬于政治部管轄,經費由校長辦公費中特支。
“請周主任指示。”莊繼華和蔣先云同時說。
“談不上指示,我的想法是,既然有些人愿意加入,有些人不愿意加入,那么可以先吸收愿意加入的,不愿的轉變態度后也可以;所以可以改目前整體加入的形式為個人加入。”
“其次,輪值制既然不適合,那么是否可以改為常務制,比如成立一個常務機構,成員由會員推舉。”
牛人就是牛人,一夜之間就找到了解決辦法,莊繼華大為嘆服,這種折衷辦法非常巧妙,原有的青代會只作了少量改變,但路卻一下子通了。用前世的話來說就是轉換觀念,其實很多事情只要轉換一下思路,或者說換個角度想問題,那么你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是很多人喜歡一條道跑到黑。
蔣先云也立刻認識到新方式的優點,他很些興奮,仿佛看到一個新世界的誕生。
“最后我認為青代會最好還是要有一個宣傳喉舌,先云同志說要辦一張中人報,我看很好。”
“這是我的幾點意見,你們看能不能行。”
“我看行。”莊繼華沒有絲毫猶豫,未來總理的指點豈有不行的道理。
蔣先云卻說:“我建議干脆該青年軍人代表會為青年軍人聯合會,代表是表示整體加入,聯合則是表示自愿加入。”
莊繼華想想覺得不錯,代表自然是要代表某一組織或團體,改為個人加入,那么代表會顯然不適合新的發展方式。
“我贊成。”
周主任滿意的笑了,莊繼華今天給他的印象不錯。
“好了事情辦完,我們說點題外話,文革,我聽巫山同志說起過掌柜和伙計的故事,我有些好奇,想和你探討一下。”
今天莊繼華沒說什么,而且很配合,但周主任不滿意,他還想再深入了解莊繼華,嚴格的說這是他第一次見莊繼華,但他相信蔣先云對莊繼華是有些影響的,所以他決定繼續談下去。
“哦,”莊繼華有些意外,蔣先云向周主任匯報這是在他意料之中,而且也是他希望的,但周主任現在就與他談,他有些意外,他認為以周主任的謹慎,應該還要觀察自己一段時間。
“那么不知周主任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莊繼華決定先看看再說,他也想知道現在周主任的態度,進而窺視他們高層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