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大部分已經撤走了。”唐縱答道。
“非政府部門呢?學校,醫院,還有普通市民,組織撤退沒有?”莊繼華扭頭直盯著唐縱問。
“這里面有些情況不一樣,公立學校大部分開始撤退了,不過主要是大學,中學的情況不清楚,當時那些教會學校不愿撤,認為他們是隸屬教會,不會有事;醫院的情況也一樣,公立醫院開始撤退了,教會醫院不愿走,至于市民,沒人組織。”唐縱簡單的說了下。
莊繼華搖搖頭表示反對,這些人必須趕出南京,如果可能,南京最好就只剩下軍人。莊繼華沒有多話,唐縱只是傳達者或執行者,并非決策者,說得再多也沒用。
轎車終于又啟動了,很
快到了軍政部,莊繼華下車后就直奔軍政部會議室,此刻會議室里人不多,不過還在南京的軍政首腦都已經會議室里,眾人三三兩兩的在一起議論,顯然蔣介石還沒到。
莊繼華環顧室內,認識的人不少,除了何應欽、林蔚外,還有在北平認識的徐永昌,前段時間在南京認識的何健,除了兩個人不認識,一個身材碩長,另一個帶幅眼鏡的年紀比較大。
看到莊繼華進來,林蔚首先過來與他打招呼,莊繼華也隨意的與他聊起來,同時悄悄向他打聽這倆人。
林蔚忍不住有些好笑,這莊繼華在高層里獨來獨往,手握西南三省,卻沒與任何人發生關系,沒有籠絡任何勢力,這也許是蔣介石信任他的原因之一。
林蔚輕輕介紹,年紀大的是軍事參議院院長唐生智,年青的與白崇禧在談話的是軍政部次長劉斐,另外就是憲兵司令谷正倫和軍委辦公廳主任徐永昌。
“文革,你磨刀五年,終于要派上用場了。”林蔚意味深長的說。
莊繼華胡亂點點頭,隨即感到他話里的味道不對:“蔚文兄,你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還不知道嗎?”林蔚低聲說:“前線部隊損失嚴重,擋不住日軍進攻,委員長在考慮守衛南京的問題。他們,”林蔚下巴輕揚:“沒一個贊成守南京。”
“校長是什么意思呢?”莊繼華很平靜,他心里有些明白了,難怪讓他務必在今天趕到南京,一下船就讓他參加會議。
林蔚瞧他很平靜,心中也不由佩服,現在守南京可不是個好差事,前線各軍疲憊至極,消耗極大,而日軍士氣極端高漲,一個大隊就敢實施超遠追擊,守衛南京恐怕只有靠莊繼華的四十九集團軍的四個師了:“我聽說在廣州時,每逢難事,委員長就讓你出手,這次恐怕你又要擔負重任了。”
莊繼華在內心里長舒口氣,他倒是愿意守南京,總比讓給別人要強,至少不會造出個南京大屠殺。
“如果是這樣,那四個師就不能再去前線消耗了。”莊繼華心里打定主意,四個師一定要留下來,這是守南京的主力。
“委員長到!”
隨著一聲高喝,室內的人動作立刻整齊劃一的保持立正姿態,蔣介石在前楊永泰在后,倆人快步走進來,更后面的是老實的戴笠。
“請坐。”
蔣介石說完之后就坐下了,其他人也隨即坐下。蔣介石的目光在室內所有人臉上掃視一周后說:“今天召集大家來談兩件事,第一件是陶德曼傳過來消息,日本人愿意以當初的條件進行談判,暢卿先生,你給大家念一下日本人的條件。”
楊永泰站起來將日本人提出的七條向與會眾將宣讀了一遍,唐縱的記憶力不錯,七條大都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個別字句的差別。
楊永泰念完之后,會議室內一下就沉默了,這個話可不好說,是要承擔歷史責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