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百官上朝。
太子看到秦金枝無恙。
臉色陰郁的十分難看。
偏偏關中的官員聯合上奏請求陛下封賞鎮國公主。
帝后在大殿之上談起此事臉上的笑意都藏不住。
關中叛亂,百姓被屠,江南水災的災民被遷至關中。
但人多地少,糧食短缺。
是秦金枝從自已的封地上運去了物資。
并且還告訴災民,朝廷并沒有放棄他們。
定會助他們重建家園。
關中的官員上奏請求朝廷的奏折跟上奏請求封賞的奏折到達圣聽之間只差了三天。
鎮國公主不愧是將來鎮北軍的主人。
憂國憂民,心懷天下。
皇帝開口道:“鎮國公主心懷天下,朕心甚微,既然是關中的諸卿的意思,那朕也不好拂了他們的面子,朕跟皇后回去好好商議一番,想出能配的上鎮國公主的封賞。”
洪公公在一旁看到皇帝都快要壓不住的嘴角。
瞧瞧,這天下的都封賞都配不上他們公主,得想一個配的上的。
陛下,有時候真的不用這么裝的。
這時有官員上奏,“陛下,需要重新考核的官員已經進京,但這考核官還沒有定下來,臣提議,由鎮國公主來擔任此考核官,鎮國公主剛正不訛,定會斥退魑魅魍魎。”
秦金枝卻上前說道:“官員考核,需要在朝為官多年的老人,對官員的政績也要有一定了解,臣年齡尚淺,擔當不了此等重任。”
百官聽后覺得有些道理,可這官員考核也是一個得罪的人事,不僅需要老練的人情世故,還要震懾的住進京的官員,最重要還要人品跟才華讓人信服。
稽查司負責此事,并沒有像秦金枝以往雷厲風行的風格。
甚至這通報簡單的都十分潦草。
百官也都在揣度帝后跟秦金枝的心思。
這樣做究竟是為何。
皇后聽后開口道:“吏部尚書可在?”
烏文光聞聲上前,“啟稟娘娘,臣在!”
皇后聲音威嚴的開口道:“官員考核跟吏部息息相關,鎮國公主年紀尚幼,經驗不足,你為官多年,此次的考核官便由你擔任主官,本宮跟皇帝會另外派兩位官員輔佐于你。”
烏文光聽后頓時眼睛一亮,“臣,遵旨!”
這可是在帝后面前露臉的大事。
百官上次對于烏文光的實力已經有所了解。
誰能想到,如魏老毒辣一般的人,這朝中竟然有三個!
下朝后,崔瑩有些疑惑的問道:“這考核官的差事你怎么不接,若是他們在底下搞鬼,這考核不就沒有意義了?”
秦金枝看向崔瑩,“你說這晉國的官員怕不怕我?”
崔瑩撇嘴看向秦金枝,“你心里沒數?”
秦金枝笑出聲,“既然怕我,怎么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搞事,那我去哪里找這些不知好歹的雞,還怎么殺雞給猴看?”
崔瑩回過頭,果然,她的擔心都是多余的。
秦金枝的腦子有一刻不轉那都見了鬼了。
崔瑩余光看到太子向著秦金枝的方向走來當即說道:“我先走了。”
崔瑩剛走,太子便走到了秦金枝面前。